在肿瘤治疗领域,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与手术、化疗并重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然而,许多患者对放疗既陌生又恐惧,不知道该如何为治疗做好准备。事实上,放疗前的充分准备不仅能减轻患者的不适,还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放疗前必须了解的6大准备事项,为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
一、全面的身体评估:奠定精准放疗的基础
(一)完善的影像学检查
在放疗前,医生需要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清晰地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常见的检查包括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CT检查:是放疗定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它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边界和邻近器官的位置。例如,对于肺癌患者,通过胸部CT可以明确肿瘤是否侵犯了气管、血管等重要结构,为放疗靶区的勾画提供重要依据。
-MRI检查:在软组织成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脑肿瘤、头颈部肿瘤、盆腔肿瘤等,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神经、肌肉等软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放疗的精准度。
-PET-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肿瘤的代谢活性,还能检测出全身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转移病灶,对于肿瘤的分期和放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详细的血液及功能检查
除了影像学检查,患者还需要进行一系列血液和功能检查,以评估身体的整体状况,判断是否能够耐受放疗。
血常规: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放疗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放疗前了解患者的血常规情况,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预防至关重要。
肝肾功能检查:肝脏和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放疗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检查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和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调整放疗剂量或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心肺功能评估:对于胸部放疗的患者,心肺功能评估尤为重要。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避免放疗对心肺造成严重损伤。
(三)口腔评估与处理
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放疗可能会损伤口腔黏膜和唾液腺,导致口干、口腔黏膜炎、龋齿等一系列口腔问题。因此,患者需要在放疗前处理好口腔内的病灶,如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治疗龋齿和牙周炎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使用软毛牙刷、含氟牙膏,每天至少刷牙两次,饭后及时漱口,对于预防放疗后的口腔并发症至关重要。
二、心理建设:以积极心态迎接放疗
(一)正确认识放疗
许多患者对放疗存在误解和恐惧,认为放疗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甚至会“加速死亡”。事实上,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放疗已经实现了高精度、高剂量、低损伤的目标。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放疗(IGRT)等,医生可以更精准地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部位,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患者应该通过与医生充分沟通、阅读科普资料等方式,正确认识放疗的原理、优势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二)心理调适方法
面对癌症和放疗,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患者需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负面情绪:
-与家人朋友交流: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内心的感受和担忧,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参加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癌症患者交流治疗经验和心得,互相支持和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三)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如果患者的负面情绪较为严重,自我调适效果不佳,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会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放疗和疾病。
三、生活方式调整:为放疗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
(一)合理饮食
放疗期间,患者的身体消耗较大,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在放疗前,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
保证热量供应: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等,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补充优质蛋白质: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便秘。例如,西兰花、胡萝卜、苹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规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接受放疗。患者应尽量保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三)戒烟戒酒
吸烟和饮酒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降低机体的抵抗力,还可能加重放疗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放疗前必须戒烟戒酒,为放疗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四、皮肤准备:预防放疗皮肤反应
(一)皮肤清洁
放疗区域的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患者在放疗前应使用温和的清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沐浴露等清洁用品。清洗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搓揉皮肤,以免损伤皮肤。
(二)避免皮肤刺激
放疗前,患者应避免在放疗区域皮肤使用化妆品、香水、药膏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皮肤,增加皮肤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护放疗区域皮肤,避免搔抓、摩擦,防止皮肤破损。
(三)选择合适的衣物
患者应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紧身、粗糙的衣服,减少衣物对放疗区域皮肤的摩擦。对于胸部放疗的患者,尽量选择前开襟的衣服,方便穿脱,避免摩擦照射区域皮肤。
五、了解放疗流程与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一)熟悉放疗流程
在放疗前,患者需要了解放疗的具体流程,包括定位、制定放疗计划、模拟机复位、正式放疗等环节。定位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为制定放疗计划提供依据;制定放疗计划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放疗的剂量、照射野、照射次数等;模拟机复位是在正式放疗前再次确认照射位置的准确性;正式放疗则是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放射线照射。了解这些流程可以让患者对放疗有更清晰的认识,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紧张和不安。
(二)明确放疗注意事项
患者在放疗前还需要了解一些放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在放疗过程中要保持体位固定,避免随意移动身体,以确保照射的准确性;如果在放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和放疗技师等。
六、与医护团队密切沟通:建立良好的治疗协作关系
(一)主动询问与交流
在放疗前,患者应主动与医生、护士和放疗技师进行沟通,了解放疗的相关信息,如放疗的目的、方法、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向医护人员请教,确保对放疗有全面的认识。
(二)及时反馈身体状况
患者需要向医护人员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放疗方案。在放疗前,如果身体出现任何不适,如发热、咳嗽、疼痛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会影响放疗的进行。
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前的充分准备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通过全面的身体评估、积极的心理建设、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细致的皮肤准备、对放疗流程和注意事项的了解以及与医护团队的密切沟通,患者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放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整个放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与医护团队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贾利波 河南省南乐县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