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肠道“守卫战”揭秘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与早期发现

2023-04-12 18: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肠道,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不仅负责营养的吸收与废物的排泄,还承载着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的重任。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不健康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其预后往往较好。因此,开展肠道“守卫战”,揭秘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与早期发现策略,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从生活方式入手

健康饮食:

均衡摄入:保证膳食多样化,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消费。高纤维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腌制和烧烤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维持生物钟的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少肿瘤发生的风险。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均可增加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应坚决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心理调适: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情绪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肿瘤风险。学会释放压力,保持乐观心态,对预防消化道肿瘤有益。

定期体检:

消化道筛查:对于有家族史、年龄超过45岁或存在消化道症状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肠镜检查,以及粪便隐血试验,以便早期发现肿瘤或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呼气试验或血液检测,及时发现并根除感染,有助于预防胃癌。

二、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的“黄金窗口”

症状警觉:

消化道症状:如持续性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尤其是这些症状出现时间较长且无明显诱因,应高度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可能。

排便习惯改变:便血、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形状变细或带有黏液等,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也可能是消化道肿瘤的表现,尤其是老年人,应予以重视。

筛查技术:

内镜检查:胃镜和肠镜是消化道肿瘤最直接、最有效的筛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转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液标志物检测:如CEA(癌胚抗原)、CA19-9(糖链抗原19-9)等肿瘤标志物,虽然其特异性不高,但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三、科学应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一旦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早期肿瘤通过手术切除往往能获得较好的预后,而中晚期肿瘤则需综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心理支持:

面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同样重要,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度的身体锻炼、定期随访复查等,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预防复发。

结语

肠道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定期进行消化道筛查、警觉早期症状、科学应对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提高早期发现率,为生命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记住,关爱肠道,就是关爱自己,让健康与幸福同行。在面对消化道肿瘤的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配合专业治疗,是通往康复之路的重要一步。

(樊春杰 新野县歪子镇卫生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