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揭开麻疹病毒真面目

2025-07-01 21: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麻疹并非“普通皮疹”,而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常见于儿童,但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让我们从科学视角揭开麻疹的“真面目”,看清它的传播途径、危害本质与防控关键。

传播链:从飞沫到全身的“攻城战”

1.传播方式:空气飞沫(咳嗽/喷嚏)、直接接触鼻咽分泌物或污染物品(如玩具、餐具)。

2.传染期:发病前4天至出疹后4天内均有传染性,潜伏期约7-14天。

3.病毒入侵: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感染免疫细胞;随血液播散至全身,引发典型皮疹和系统性炎症。  

实验室检测:精准“擒拿”病毒

1.样本采集与处理  

血清(血液):急性期(出疹后3天内)和恢复期(间隔2-4周)各采集2-3ml,分离血清;2-8℃保存(24小时内检测)。

咽拭子/鼻咽拭子:出诊后立即采集,用无菌拭子擦拭咽后壁或鼻腔分泌物;4℃保存(48小时内送检)。

尿液:收集出疹后5天内的晨尿10-15ml,离心取沉淀;4℃保存(24小时内送检) 

2.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IgM抗体(发病后3-7天可检出,提示急性感染);IgG抗体(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升高可确诊);  

 病原学检测:麻疹病毒核酸检测RT-PCR(出疹后5天内病毒载量高,); 病毒分离(出诊后早期≤7天)。  

症状:从发热到皮疹的“四步曲”

1.潜伏期(7-21天):无症状,但具传染性;  

2.前驱期(2-4天):高热可达40℃、咳嗽流涕、结膜炎,发热2~3天后口腔黏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柯氏斑);  

3.出疹期:(3-5天)红色斑丘疹先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掌和足底,伴体温再升高;  

4.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2~3周消退。

防控:疫苗是最强护盾

1.作用原理:采用减毒活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接种后抗体可维持数十年,甚至终身免疫。

2.接种策略:2剂次(8月龄、18-24月龄),保护率>95%。

3.接种人群:儿童、成年人未感染过麻疹且未完成2剂接种者(尤其医护人员、留学生等高风险人群)。

结束语

麻疹虽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但其高传染性与潜在重症风险仍不容忽视。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了解麻疹的传播途径、症状与防护措施,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症状主动就医,则是筑牢免疫屏障的基石。面对麻疹,我们无需恐慌,让我们科学防控,共筑公共卫生防线,守护全民健康。

(马盼佳 郑州市中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