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肝胆相照,超声护航——腹部超声中的肝胆检查全解析

2023-05-17 18: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整体健康。许多内脏疾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脏健康状况。腹部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无辐射、动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解析腹部超声中的肝胆检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检查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流程。

一、腹部超声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源自物体不易察觉的机械振动,在医学中通过精密的压电晶体(如陶瓷)制成的探头发射。超声波具有高频率、短波长等特性,能够轻松穿越人体的各种组织,并在遇到不同声阻抗的界面时发生反射。这些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波束被探头捕获并转化成电信号,再经电脑加工呈现为我们所看到的超声图像。这种反射现象正是超声能成像的关键,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是评估肝脏形态、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的重要手段,对肝脏良、恶性肿瘤及肝炎、硬化、脂肪肝等疾病有关键诊断价值。

检查步骤:患者仰卧位,右臂上举充分暴露肋间隙,通过肋缘下斜切、第二肝门切面及右肋间切面等多个角度进行扫查。

观察内容:肝脏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占位性改变,边界是否清晰,肝脏内部血管、胆管走形是否清晰,有无扩张或闭塞等异常情况。

正常表现:肝脏轮廓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纹理清晰。

异常表现:肝脏增大可能提示肝炎、心脏功能不全等;肝脏缩小可能提示肝硬化、肝衰竭等;低回声区可能提示肝囊肿、肝血管瘤或肝癌;高回声区可能提示肝内结石、钙化灶等。

三、胆囊与胆道的超声检查

胆囊与胆道的超声检查需空腹进行,对胆囊炎、结石、梗阻等有重要诊断作用。

检查步骤:多角度扫查胆囊底部及颈部,观察壁是否增厚、毛糙及腔内是否有异常。

观察内容:胆囊大小、壁厚、腔内情况及胆道通畅性。

正常表现:胆囊壁光滑,腔内无异常回声。

异常表现:胆囊结石显示为强回声并伴随声影;胆囊壁增厚、水肿可能提示胆囊炎;胆囊肿大及胆道扩张可能提示下游存在梗阻。

四、超声图像质量控制与解读

高质量的超声图像是准确诊断的前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质控措施和图像解读要点:

设备预热与耦合剂选择:设备预热至少十分钟,使用水性配方、粘稠度适中的耦合剂,减少气泡干扰。

探头选择与调节:凸阵探头用于常规扫描,线阵探头用于肋间入路观察;增益调节遵循分层补偿原则;深度调节要使关键解剖结构完整显示。

标准切面获取:肋缘下斜切、第二肝门切面及右肋间切面需清晰显示关键解剖标志。

图像质量评估:采用四级标准评估图像质量,确保肝内血管壁、肝实质回声及膈肌线条清晰。

测量误差控制:同一操作者重复测量差异需小于3mm,不同操作者间差异控制在5mm以内。

常见问题处理:气体干扰采用“渐进式按压法”;肥胖患者采用谐波成像技术;儿童检查注意增益降低避免伪影。

五、总结

腹部超声检查不仅是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维护我们内脏健康的关键手段。通过肝脏和胆囊的超声检查,医生能够及时发现许多疾病的早期迹象,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同时,高质量的超声图像和准确的解读也是确保诊断准确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确保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吴姿璇 永城市中心医院 超声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