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体检发现肺结节?这3种CT表现不用切!

2025-07-07 08: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当今的健康检查中,肺部CT扫描已成为常规项目,而肺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一看到“肺结节”三个字,就如临大敌,担心是不是肺癌的前兆,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其实,并非所有肺结节都需要立刻动刀,以下这三种CT表现的肺结节,通常可以采取相对保守的观察策略,无需急于手术切除。

一、钙化结节

钙化结节在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其内部可见明显的钙质沉积。这类结节往往是既往肺部炎症(如肺结核)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当肺部发生感染等炎症性疾病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会启动,在炎症消退过程中,局部组织中的钙盐逐渐沉积,形成钙化灶。

从本质上讲,钙化结节就如同皮肤受伤后留下的疤痕一样,是一种稳定的病变。它一般不会再继续生长、恶变,对肺部功能和人体健康通常没有明显危害。所以,对于这种典型的钙化结节,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其大小、形态等是否发生变化,而不必进行手术切除。

二、微小结节且边界清晰

如果肺结节非常小,直径在几毫米以内,并且边界清晰、光滑,没有毛刺、分叶等恶性征象,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先观察。肺部偶尔会出现一些良性的小结节,可能是局部肺组织的轻度增生或者纤维化改变导致的。

例如,一些长期吸烟或者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肺部可能会出现这种微小的良性结节。由于其体积小,即使有恶变倾向,在短时间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也极低。对于这类结节,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如3 - 6个月)进行一次胸部CT复查,密切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如果在后续的复查中,结节没有明显增大、形态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继续观察;反之,如果出现了体积增大、形态变得不规则等异常变化,再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三、炎性结节

炎性结节是由于肺部炎症刺激而产生的结节,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在CT上,炎性结节可能表现为片状模糊影中的相对高密度影,周围常伴有渗出性改变,如磨玻璃影等。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炎症相关症状。

对于炎性结节,首要的治疗是针对病因进行抗炎治疗。经过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后,很多炎性结节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在抗炎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通过复查胸部CT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如果结节在抗炎治疗后明显好转,就不需要手术切除;只有在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结节持续存在且高度怀疑有其他恶变可能时,才会考虑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当然,对于肺结节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多种因素。即使肺结节符合上述三种相对良性的表现,也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等,对于肺部健康也至关重要。

(吕昆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马集镇中心卫生院 放射科 放射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