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结节是什么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 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
1. 分类:
•按数量:可分为孤立性肺结节和多发性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是单个结节病灶,而多发性肺结节是指包括 2 个或以上的结节病灶。
•按大小:分为肺结节、小结节、微小结节。肺结节直径在 30mm 以内,小结节直径在 5 - 10mm,微小结节直径一般在 5mm 以内。
•按性质:可分为良性肺结节和恶性肺结节。良性肺结节大多不是癌症,如异常组织团块、小范围的感染或者是陈旧性肺部瘢痕,及肉芽肿或是错构瘤等疾病;恶性结节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转移性恶性肿瘤。
•按密度: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实性肺结节密度比较均匀,亚实性肺结节多为磨玻璃样结节,密度相对没那么均匀。
2. 病因:
肺结节的病因复杂,可能由感染、炎症、血管异常、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具体如下:
•感染性因素:肺组织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感染,在病变的恢复期,局部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就会出现肺部结节状阴影。
•肿瘤性因素:肺癌、支气管肺癌的患者,由于肿瘤对肺组织造成破坏,就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增生,出现肺结节阴影。
•非感染性因素:在出现肺纤维化时,可能会引起局部肺组织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出现肺结节。此外,年龄发病年龄段在 45 岁到 75 岁、长期在高污染环境工作或生活、有家族恶性肿瘤史、有长期的慢性肺病(如肺结核或慢性肺气肿)、情绪方面老生闷气、遗传、环境因素、吸烟等也可能增加肺结节的发病风险。
3. 症状:
多数良性肺结节患者无症状,只有在接受 X 线检查或 CT 检查才会发现。恶性或较大结节可能引起咳嗽等不适。具体表现如下:
•无症状:大部分肺结节是通过体检时查胸部 CT 发现的,一般无任何不适,通常结节直径很小,一般直径≤0.8 厘米的结节,为良性的可能性大。
•非特异性症状:一部分肺结节患者可有咳嗽、咳痰等非特异性表现,可能与结节增大局部挤压肺组织有关。
•痰中带血、胸痛、咯血:少数肺结节患者表现为痰中带血、胸痛、咯血,提示肺结节恶性可能。
二、中医对肺结节的看法
中医将肺结节归属于 “肺积” 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气滞、痰凝、湿阻、血瘀相互胶结形成肺内积聚,并与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有关。
1.易发肺结节的人群
平素体虚人群,如气血不足、素体阳虚、内伤七情、进食不节、作息不规律者,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通、痰瘀内蕴、聚而发病。
a.气血不足、素体阳虚之人,身体正气虚弱,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内伤七情则会扰乱脏腑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进食不节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作息不规律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人体易出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通畅,进而痰瘀内蕴,最终聚而发病,形成肺结节。
b.正如《景岳全书》指出气虚、脾肾不足的人,多半存在积累之病。肺结节和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司有很大的关系。
体内痰湿内聚人群,痰瘀不仅是勾引邪毒内侵、正气内虚的病因,也是脏腑功能失调及邪毒侵肺的病理产物。
c.在《丹溪心法》中就提及人有结块者,多属痰。痰和水同属人体津液所化,二者之间相互影响。若停痰蓄饮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对血液运行造成阻碍,从而发生血瘀症状;加之淤血留滞容易对津液运行造成阻碍,所以能够聚水成痰。可见,体内痰湿内聚的人群易患肺结节。
d.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吃一些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或者是脾胃功能较弱的痰湿体质人群,容易产生大量痰液,影响正常呼吸,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肺结节的患病概率。
三、中医如何诊断肺结节
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了解患者不良反应,收集资料后做出进一步诊断。如肺结节患者可能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按照辩证分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气机郁滞证:胸背部胀痛不适,痛处固定不移,心烦易怒等。此证型考虑为气机郁滞,脉络不和,积而成块。患者往往因情绪不畅等因素导致肝气不舒,进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在治疗上可选择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疏肝散、小柴胡颗粒、逍遥丸等,以调理气机,缓解胸背部胀痛等不适症状。
•湿热中滞证:胸背部闷痛,咳嗽,有痰黏稠不易咳出,饮食减少,肢体沉重,口苦口黏等。此证型多因体内湿热内蕴,阻滞中焦所致。在治疗上可选用清利湿热,通络散结的药物,如二妙丸、四妙丸、人参健脾丸等,以清除湿热,缓解胸背部闷痛、咳嗽等症状,同时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痰浊瘀阻证:胸背隐痛或刺痛,固定不移,饮食减少,咳嗽有痰,舌苔厚腻,舌质暗等。此证型是由于痰浊与瘀血相互胶结,阻滞脉络而形成。可选择化痰降浊,活血通络的药物,如茯苓丸、血府逐瘀胶囊、二陈丸等,以化解痰浊,消散瘀血,减轻胸背疼痛,改善咳嗽有痰等症状。
四、中医治疗肺结节的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选择中药方剂,如调肺汤合解郁攻坚汤、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等。这些方剂的具体应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血瘀所致肺部结节可通过血府逐瘀汤治疗。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血瘀引起的胸部刺痛、咳嗽、咳血、胸部胀闷等症状。肝胆疾病诱发情志不畅出现的肺部结节,可用温胆汤治疗。温胆汤可调理肝胆,缓解因情志不畅导致的肺部结节。身体虚弱、气力不足出现的结节,可通过补中益气丸、金水宝胶囊等提高免疫力调治。补中益气丸可健脾益气,金水宝胶囊能补益肺肾,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调理气血、调整情志为主。常用中药有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口服液等清热解毒;六味地黄丸、黄芪、枸杞等调理气血;柴胡、香附等调整情志。中医认为,肺结节多与体内热毒有关,清热解毒类中药可清除热毒,避免肺部损伤和病变。肺主气,气血不足会导致肺气虚弱,免疫力下降,六味地黄丸等可补气养血。情志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长期情志不畅易致肺气郁结、血瘀,柴胡、香附等可调整情志。
•针灸和推拿可刺激肺部气血流通,加速疏通肺部淋巴和毛细血管,对结节较小、初期病情较轻的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肺小结节可以通过扎针灸治疗,在治疗的时候,可以对四肢的穴位进行针灸,比如远端腧穴,可以通过身体、躯干、头部的经脉,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疏通肺部的结节。但不能在肺结节的投射区进行针灸,也不能用红光灯、艾灸等方法进行针灸,因为经络瘀堵的位置可能不在结节的位置,也有可能在远端附近。通过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打通瘀阻,使肺结节的症状逐步恢复。推拿肺俞穴、天突穴等可以疏通经络,并且可以调和肺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肺结节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总之,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辅助治疗手段,对于肺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姚红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