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炎症性肠病不只是肚子疼那么简单,全面解读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

2025-07-06 08: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许多人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仅停留在腹痛、腹泻等表面症状,实际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复杂。

克罗恩病:隐匿而顽固的肠道“破坏者”

克罗恩病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其病变不仅局限于肠道黏膜层,还会侵犯全层,甚至可能形成瘘管、狭窄等并发症。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表现。由于病变部位和程度的不同,症状也各异,有的患者可能以肛周病变为首发症状,如肛周脓肿、肛瘘等。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研究表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人群在外界环境触发下,免疫系统失衡,导致肠道对正常菌群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进而引发肠道炎症。这种炎症难以控制,病情常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患病还可能增加肠道癌变的风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的“公害”,不容小觑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病变通常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常伴有腹痛、里急后重感。与克罗恩病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相对局限,但同样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

该病的发生同样与免疫失调密切相关。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得大量抗原物质侵入,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导致肠道炎症反应。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溃疡性结肠炎不仅影响肠道功能,长期患病还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双重打击。

诊断与治疗:挑战与希望并存

由于炎症性肠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往往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等多方面结果。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常规、C 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以评估炎症程度;通过结肠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和范围。

治疗方面,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然而,目前的治疗手段仍无法根治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并定期随访,以调整治疗方案。

炎症性肠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因此,除了医疗干预,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也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嘱规律治疗,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

总之,炎症性肠病绝非简单的“肚子疼”,而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慢性疾病。深入了解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马瑞 鹤壁市按摩医院 肛肠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