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子宫腺肌症,隐藏在女性身体里的“神秘疼痛密码”

2025-07-11 19: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女性的健康领域,有一种疾病如同隐匿在暗处的荆棘,悄然刺痛着许多女性的身心,它就是子宫腺肌症。这个看似陌生却并非罕见的病症,宛如一道复杂的谜题,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与痛苦。

子宫腺肌症,简单来说,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打个比方,子宫内膜原本应老老实实待在子宫腔内,每月随着激素变化增生、脱落,形成月经。但在子宫腺肌症患者身上,这些内膜组织就像调皮的“流浪者”,不安分地扎根到子宫肌层里,从此在那里肆意生长、兴风作浪。

月经,本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可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而言,却成了每月一次的“噩梦”。痛经,是它最显著的“标签”之一。那种痛,绝非普通痛经所能比拟,常被患者形容为仿佛有无数把利刃在绞割子宫,从下腹深处传来的钝痛、坠胀感,一路蔓延至腰骶、大腿,严重时甚至会让人痛到无法起身、卧床翻滚,冷汗浸湿衣衫。而且,这种痛经往往具有渐进性加重的特点,随着病程推移,疼痛愈发剧烈,持续时间也不断延长,从最初的可能一两天后缓解,慢慢发展到贯穿整个经期,让患者饱受折磨。

除了痛经,月经异常也是子宫腺肌症的“蛛丝马迹”。月经量增多是常见症状,由于异位内膜组织影响到子宫肌层收缩,加上内膜面积增大,每次月经来潮时,出血量远超正常范围。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贫血接踵而至,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表现,身体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稍不留神就被各种小病小痛找上门。还有些患者月经周期紊乱,时而提前、时而延后,毫无规律可循,让生活陷入混乱与担忧之中。

从病因上看,子宫腺肌症像一个多面怪兽,多种因素交织促成它的发生。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如同给子宫肌层打开了“大门”,让内膜组织有机可乘;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刺激内膜生长,也为这场“灾难”埋下伏笔;遗传因素亦不容忽视,家族中若有亲属患病,个体发病风险则相对较高,仿佛是基因里潜藏的“定时炸弹”,在一定诱因下被触发。

在诊断方面,它像个擅长伪装的“高手”,早期症状不明显时,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超声检查是常用的“侦查手段”,能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迹象;磁共振成像(MRI)则如同精准的“透视仪”,进一步清晰呈现病变范围与程度,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有力依据。有时,结合患者症状、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能揪出这个“隐藏高手”。

治疗之路,更是充满挑战与艰辛。药物保守治疗,旨在缓解疼痛、控制月经量,如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激素类药物调节内分泌抑制内膜生长,但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停药后症状易反复,且长期用药还可能带来骨质疏松、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手术治疗则有多种形式,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病灶切除术试图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挖除病变组织,可手术难度大,不易彻底清除病灶,复发风险如影随形;而子宫切除术虽是根治手段,但对于女性来说,切除子宫意味着丧失生育能力,对心理和身体都是巨大打击,许多患者为此陷入两难境地。

子宫腺肌症,这个隐藏在女性身体里的“神秘疼痛密码”,困扰着无数女性的生活。它不仅带来身体上的剧痛,更影响着心理健康,让患者在焦虑、抑郁的阴影下挣扎。但随着医学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研究聚焦于此,新的治疗理念与技术不断涌现,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曙光。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让女性不再独自承受这份痛苦,早日解开这一“神秘密码”,重归健康生活。

(马理圆 商丘亚东医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