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密码与运动处方

2024-10-20 14: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调节出现异常。其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随机血糖≥11.1mmol/L(任意时间测量,无论进食与否);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个器官,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因此需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管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对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为你详细介绍饮食密码与运动处方:

一:饮食密码

1.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一般轻体力活动的成年患者每天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 - 30千卡;中体力活动者为30 - 35千卡;重体力活动者为35千卡以上。超重或肥胖患者适当减少热量摄入以减轻体重,消瘦患者增加热量摄入以恢复正常体重。

2.营养均衡分配,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 - 60%,优先选择高纤维、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和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白面包等。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保证身体正常代谢和修复的需要。脂肪:选择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油、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500克以上,尤其是绿叶菜(如菠菜、芹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但要注意水果的选择,避免高糖水果,可选择苹果、橙子、草莓等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

3.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可以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 - 6餐,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但要注意控制加餐的量。

4.限制饮酒和含糖饮料:酒精和含糖饮料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应尽量避免饮用。

5.特殊人群饮食:老年、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饮食上有相应的注意事项,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孕妇需要增加营养摄入以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但也要注意控制血糖;儿童则要保证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同时避免过度饮食导致肥胖。

二:运动处方

1.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每次30-45分钟,每周至少5次,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抗阻运动:如举哑铃、俯卧撑、深蹲等,可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 - 70%。最大心率可以通过公式“220 - 年龄”计算得出。例如,60岁的患者,最大心率为220 - 60 = 160次/分钟,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60×60% - 160×70% = 96 - 112次/分钟。

2.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刚开始运动,可以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3 - 5天进行。也可搭配适量力量训练,如每周进行2 - 3次。最佳运动时间:选择在饭后1 - 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可以更好地消耗血糖,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在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如拉伸、快走等,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要携带防低血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不时之需。

4.注意运动中的安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补充糖分。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5.特殊人群运动:不同特殊人群在运动时也有相应的安全提示。例如,老年患者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足患者,应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避免足部受伤。

总之饮食和运动需长期坚持,结合血糖监测灵活调整(如某类食物升糖快则下次可减少量或替换种类,坚持“小改变+长期做”,比追求“完美计划”更重要。),再与药物治疗配合,才能有效控糖、预防并发症。

(陈海涛 永城市陈集卫生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