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发育迟缓要重视,早期干预是关键!

2024-09-12 13: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我家孩子都两岁半了,还只会叫爸爸妈妈,隔壁同龄的孩子都能说完整句子了..."这样的担忧在家长群体中并不少见。儿童发育迟缓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它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庆幸的是,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往往能显著改善孩子的发育状况。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发育迟缓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一、发育迟缓——不容忽视的成长问题

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6%-8%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问题;具体表现包括:

1.运动发育迟缓:如4个月不会抬头、8个月不会独坐、18个月不会走路等;

2.语言发育迟缓:如12个月不会发单音、24个月词汇量少于50个、36个月不能说简单句子等;

3.认知发育迟缓:如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解决问题能力差、记忆力较弱等;

4.社交情感发育迟缓:如缺乏眼神交流、不会分享快乐、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等。

造成发育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如唐氏综合征等)

、孕期问题(感染、营养不良等)、围产期并发症(早产、缺氧等)、后天环境因素(教养方式、营养状况等)等。

二、如何进行早期干预

1.早期识别是关键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发育筛查,特别要重视9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这几个关键节点的发育评估。可以使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等标准化筛查工具。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寻求专业评估。

2.专业干预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可能需要以下专业干预:

物理治疗:针对运动发育迟缓,通过特定训练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言语治疗:针对语言发育迟缓,通过发音训练、语言刺激等方法促进语言发展;

作业治疗:帮助孩子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特殊教育:针对认知发育迟缓,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

3.家庭干预策略

家长的参与至关重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多与孩子面对面交流,使用丰富的语言刺激;

通过游戏训练精细动作,如拼图、穿珠子等;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提供均衡营养,特别注意铁、锌、DHA等关键营养素;

创造安全的探索环境,鼓励孩子自主活动。

4.社区资源利用

家长可以参加亲子早教课程;利用社区康复中心资源;加入家长互助小组,分享经验。

总之,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需要适时地浇水、施肥、修剪。发育迟缓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家长的错,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记住三个关键点: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让我们用耐心和专业的知识,陪伴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豆敬玉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市康复医院) 儿童康复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