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全身多个系统产生影响,眼部健康也常常受到威胁。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眼部并发症,如干眼症、视网膜病变等,这使得他们在使用滴眼液时需要格外谨慎。以下将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使用滴眼液时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
用药前的准备
1.清洁双手
在滴眼药前,糖尿病患者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净双手。由于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手上的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随着滴眼动作进入眼部,引发感染。一旦眼部发生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恢复过程可能更为漫长和复杂,甚至可能加重原有的眼部疾病。
2.核对药品
仔细查看眼药水的名称、有效期,确认是自己需要使用的药物,避免用错药。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血糖、血压等,眼部用药也较为复杂,若用错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观察药水有无变色、沉淀、异味等异常现象,若有则不可使用。滴眼液不宜多次打开使用,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再用,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时,切勿再用,因为这些异常可能意味着药水已经变质,使用后可能会对眼部造成伤害。
滴眼时的操作
1.正确姿势
糖尿病患者可以采取仰卧位或者坐位,头稍微向后仰,眼睛向上看。这样能使眼穹窿部充分暴露,便于眼药水滴入。若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眼药水无法准确滴入结膜囊内,影响药效的发挥。
2.拉开眼睑
用一只手的食指轻轻向下拉开下眼睑,形成一个小口袋状。注意不要接触到眼球,以免刺激眼睛或污染眼药水。糖尿病患者眼部较为敏感,接触眼球可能会引起不适,甚至加重眼部症状。
3.滴药位置
将眼药水瓶口垂直向下,距离眼睛2 - 3厘米左右,将眼药水滴入下眼睑形成的结膜囊内,而不是直接滴在角膜(黑眼珠)上。因为角膜感觉神经丰富,直接滴在上面会引起明显不适,还可能导致眨眼,使眼药水流出,影响药效。
4.控制剂量
一般每次滴1 - 2滴眼药水即可。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较为脆弱,过多的眼药水不仅不会增加药效,反而可能溢出,造成浪费,还可能对眼部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5.避免污染
在整个滴眼药过程中,要确保眼药水瓶口不接触眼睛、手指或其他物体,防止药瓶被污染,影响剩余眼药水的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眼部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保持药瓶的清洁至关重要。
滴眼后的处理
1.闭眼与按压
滴完眼药水后,糖尿病患者轻轻闭上眼睛,用手指按压内眼角(泪囊区)2 - 3分钟。这是为了防止眼药水通过泪道流入鼻腔和口腔,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避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同时也能让眼药水在眼内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引起全身反应的眼药水,这一步骤更为重要。
2.不要揉眼
滴眼药后不要用力揉眼睛,以免破坏眼药水在眼内的分布,还可能损伤眼部组织。糖尿病患者眼部组织较为脆弱,揉眼可能会加重眼部损伤,影响病情的恢复。
3.间隔时间
如果需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眼药水,糖尿病患者每种眼药水之间应至少间隔5 - 10分钟,以便前一种眼药水充分被眼组织吸收,避免药物之间相互稀释或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特殊滴眼液的使用
对于一些高糖滴眼液,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时更要谨慎。虽然高糖滴眼液在眼部治疗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如可以为眼部细胞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调整渗透压,阻止眼表水分过度流失,缓解眼睛疲劳,有助于眼部手术后的恢复等,但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就较为困难,高糖滴眼液中的糖分可能会对眼部微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使用时,要确保手部清洁,避免将细菌带入眼睛。同时,不能过度使用,因为过高浓度的糖分如果在眼表长时间停留,可能会改变眼表的微环境,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它的禁忌主要在于对糖分过敏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一旦使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眼结膜充血、瘙痒等。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滴眼液时,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注意用药前、用药时和用药后的各个环节,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保护好自己的眼部健康。
(张怀成 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