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从原因到康复的全面解析

2025-04-10 17: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踝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而其中约 85% 都涉及到距腓前韧带‌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的损伤。别小瞧这不起眼的损伤,它对我们的日常行动影响可不小。

一、ATFL解剖基础与损伤机制

ATFL‌是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外踝前缘,止于距骨颈外侧。它主要负责限制踝关节过度内翻以及距骨向前移位,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核心结构之一。一旦它受损,踝关节的稳定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当踝关节处于跖屈(脚尖向下)位时,足部突然内翻(足底向内翻转),可导致ATFL过度牵拉或撕裂,常见于篮球、足球等运动中急停变向或落地不稳。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场景也隐藏着导致ATFL损伤的风险。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比如石子路、坑洼地面,稍不留意,脚踝就可能突然扭曲。上下楼梯时,如果脚步匆忙、踩空台阶,也容易引发踝关节过度内翻,进而损伤距腓前韧带。老年人由于身体平衡能力下降,在这些日常活动中发生此类损伤的概率相对更高。

二、ATFL损伤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受伤后48-72小时内)表现:外踝前下方剧烈疼痛、肿胀、皮下瘀斑,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可能会从损伤部位向周围扩散,影响整个踝关节区域,同时严重损伤时,肿胀范围可能会蔓延至整个踝关节及足背部分区域;由于疼痛肿胀,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患者可能无法自如地进行屈伸、内翻和外翻动作,行走时,往往会因疼痛而一瘸一拐,甚至在严重情况下,无法正常负重站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动能力。同时在触诊时外踝前下方压痛明显。

慢性期表现:反复踝关节不稳,会感觉踝关节变得 “松松垮垮”,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打软腿”),长期站立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三、诊断ATFL损伤的有效方法

1、专科‌查体‌:

通过仔细按压踝关节前外侧,寻找最疼痛的部位,以此初步判断损伤位置,然后进行前抽屉试验(Anterior Drawer Test)和‌内翻应力试验。‌前抽屉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向前拉动足跟,若距骨前移幅度增大(与健侧对比),提示ATFL断裂。‌内翻应力试验‌:踝关节跖屈位内翻,疼痛或关节松弛提示韧带损伤。

2、‌影像学检查‌:

‌X线‌:排除骨折,但无法明确韧带损伤程度;

‌MRI‌:明确韧带撕裂程度(部分或完全断裂);

三、ATFL损伤的治疗策略

1、保守治疗

     对于轻度的距腓前韧带损伤,保守治疗通常是首选。

‌(1)急性期处理(RICE原则)‌

‌Rest(休息)‌: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活动,尽可能让受伤的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Ice(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次可间隔30分钟-2小时,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石膏或支具固定制动4-6周,为韧带的修复创造稳定的环境;

‌Elevation(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药物治疗‌

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2、手术治疗

当距腓前韧带发生严重撕裂或完全断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患者的踝关节出现明显不稳定,影响到正常生活和运动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韧带修复术(将撕裂的韧带直接缝合起来)和韧带重建术(采用自体肌腱如患者自身的腓骨短肌腱、异体肌腱或人工韧带等材料,重建一条新的韧带,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适用于严重松弛)。

‌3. 康复训练‌

(1)‌早期(术后或固定期)‌:

主要以物理治疗和简单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可行踝泵运动、冰敷、低频电刺激等,同时患者可用力绷紧小腿肌肉,保持几秒钟后放松,重复进行,每组20-25次,每天进行 3 -4 组,这样可以在不影响韧带修复的情况下,维持肌肉的张力,预防肌肉萎缩。

(2)‌中期(拆除支具或石膏固定后)‌:

患者可坐在椅子上,将脚悬空,缓慢地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和外翻动作,每个方向尽量达到最大活动范围,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同时,进行肌力训练,如提踵训练,即双脚站立,脚跟慢慢抬起再放下,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还可以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脚上,进行踝关节的各个方向运动,借助弹力带的阻力增强肌肉力量。

(3)‌后期(恢复运动前)‌:

这一阶段重点进行负重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训练。患者可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时间,从平地行走开始,逐渐过渡到上下楼梯。平衡训练可通过单腿站立来进行,先在稳定的平面上进行,逐渐增加难度,如在不稳定的平衡板上练习。功能性训练则模拟日常活动和运动场景,如进行跳跃、跑步的模拟训练,让踝关节逐渐适应实际运动中的压力和负荷,为恢复正常运动做好准备。‌

四、ATFL损伤的预防‌运动防护‌:

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以进行踝关节环绕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0-15圈,活动踝关节的各个关节面。还可以进行提踵锻炼,以激活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选择高帮鞋或稳定性好的运动鞋。

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是预防损伤的关键。例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注意跳跃后的落地姿势,双脚应同时着地,膝关节微微弯曲,以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避免在运动中突然进行过度的扭转和内翻动作,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此外,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也是预防损伤的重要措施。

‌强化肌力与平衡‌:

同时,在踝关节损伤后需彻底康复,‌避免反复损伤‌、防止发展为慢性不稳;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荷;要时刻留意行走的路面状况,尽量选择平坦、干燥的道路行走,上下楼梯时,要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稳稳地走、防止踩空台阶;对于老年人或平衡能力较差的人群,可以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增加行走的稳定性。另外,平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如踝关节的抗阻训练、单腿站立练习、胫骨前肌力量训练等,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距腓前韧带损伤的可能性。

五、并发症与预后

‌急性期未规范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继发距骨软骨损伤、创伤性关节炎;

‌及时干预‌:90%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恢复运动功能;

‌手术成功率‌:成功率>85%,术后需严格康复6-12个月。

六、结语

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是运动医学中的常见问题,早期诊断与科学康复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只要我们了解其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受伤能及时正确处理,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带来的影响,保护好我们的踝关节,让我们能够自由地活动,享受健康的生活。公众需提高防护意识,运动爱好者更应重视踝关节稳定性训练,防患于未然。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亚龙 安阳市人民医院 骨一科(西))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