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预防>治疗!守护宫颈健康的3大黄金法则

2025-02-19 11: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宫颈健康是女性整体健康的重要基石,而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四大常见癌症之一,其预防远胜于治疗。通过整合医学指南与临床实践,以下三大黄金法则可降低宫颈疾病风险,为女性构建防护屏障。

第一法则:HPV疫苗接种——从源头阻断致癌风险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其中高危型HPV16/18导致70%以上的宫颈癌。疫苗接种是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1. 疫苗选择与覆盖范围 

二价疫苗:针对HPV16/18型,适用于9-45岁女性,基础防护覆盖70%宫颈癌风险。 

四价疫苗:增加HPV6/11型防护,可预防尖锐湿疣,适用年龄同二价疫苗。 

九价疫苗:覆盖7种高危型+2种低危型,预防范围扩大至90%的宫颈癌及90%的生殖器疣,推荐9-45岁女性及9-26岁男性接种。 

2. 最佳接种时机 

青春期前(9-14岁):未暴露于HPV病毒时接种效果最佳,免疫应答更强。 

已有性生活或HPV感染者:疫苗仍可预防未感染的型别,但需结合筛查。 

3. 接种误区澄清 

疫苗不能替代筛查,因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HPV; 

男性接种可减少病毒传播,间接保护女性伴侣。

第二法则: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的“安全网”

即使接种疫苗,定期筛查仍是不可或缺的二级预防措施,可识别癌前病变并阻断进展: 

1. 核心筛查技术 

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测宫颈细胞异常,灵敏度达85%以上。 

HPV检测:直接筛查高危型HPV感染,尤其适用于30岁以上女性。 

联合筛查(TCT+HPV):推荐作为30-65岁女性的首选方案,每5年一次。 

2. 筛查频率建议 

21-29岁:每3年一次TCT; 

30-65岁:每5年联合筛查或每3年单独TCT; 

65岁以上:若既往结果正常可停止筛查,但需医生评估。 

3. 异常结果处理 

发现HPV阳性或细胞学异常时,需进一步阴道镜活检; 

癌前病变可通过冷冻、激光或LEEP刀治疗,治愈率超90%。

第三法则:生活方式与行为防护——筑牢健康根基

宫颈健康与日常习惯密切相关,需从多维度降低风险: 

1. 性行为管理 

固定性伴侣并全程使用避孕套,减少HPV交叉感染; 

避免经期同房,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宫颈。 

2. 免疫力提升 

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如胡萝卜、猕猴桃)及叶酸(深绿叶菜)的食物,增强黏膜修复能力;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致癌物(如尼古丁)会加速宫颈病变,饮酒则削弱免疫功能。 

3. 卫生与医疗防护 

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破坏微生态; 

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感染,防止慢性炎症癌变; 

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降低宫颈损伤风险。

结语:终身防护的“三角模型”

宫颈健康的三大法则——疫苗接种、定期筛查、行为干预——构成协同防护的“三角模型”。从9岁接种疫苗到老年定期随访,每个阶段都需针对性措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90-70-90”目标:90%女孩15岁前接种疫苗、70%女性35-45岁接受筛查、90%癌前病变患者获得治疗。唯有将预防意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宫颈癌可消除”的愿景。

(李进 沈丘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