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运的剧本里,有些人拿到的是布满荆棘的篇章。李明就是这样一个被特殊标记的角色,他所患的肢端肥大症如同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巨手,将他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曾经那个朝气蓬勃、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因这突如其来的疾病陷入了身体的畸形与心灵的深渊之中。
初时,只是些微妙的变化,手指脚趾似乎比往常稍粗了些,面容也缓缓变得宽厚、轮廓模糊。家人和朋友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青春期发育的小插曲。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症状如野草般疯狂生长且失控。他的鞋子越换越大,手套成了日常必备却又很快嫌小;五官像是被重新塑造,额头隆起,下颌前突,牙齿咬合不齐,说话都带着含混不清的嘟囔声。走在街上,异样的目光如芒刺背,人们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阴影。每一次照镜子,他都觉得自己像个怪物,自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的心房,让他逐渐封闭了自己。
身体的负担也愈发沉重,关节疼痛难忍,行动不再敏捷自如,连简单的弯腰系鞋带都成了奢望。更糟糕的是,体内激素失衡引发的并发症接踵而至,高血压、糖尿病等伺机而动,时刻威胁着他的生命健康。夜晚躺在床上,他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脑海中闪过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是我?未来该怎么办?绝望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肢端肥大症治疗的报道,得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有可能逆转病情。那一刻,希望的火种在他心中点燃。尽管前方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但他决定放手一搏。在家人的陪伴下,他踏上了求医之路。
见到专家团队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专业与温暖并存的力量。医生们仔细地为他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垂体瘤。手术那天,他紧张得双手颤抖,但想到即将摆脱痛苦,又强装镇定。当麻醉渐渐生效,他在失去意识前默念着:“一定要成功啊!”
术后的日子漫长而煎熬。伤口的疼痛、身体的虚弱让他举步维艰,但他咬牙坚持着康复训练。从最初的卧床不起到慢慢坐起,再到扶着墙壁站立、蹒跚学步,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凝聚着他的血汗与毅力。护士们的鼓励、病友们的经验分享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那些期待的目光,更不能让之前的苦难白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奇迹悄然发生。肿胀的手脚开始回缩,面部特征逐渐恢复正常,说话也清晰了许多。复查结果显示,体内的生长激素水平趋于稳定,那些可怕的并发症也在逐步缓解。当他第一次完整地照镜子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熟悉的自己正在一点点回来!泪水模糊了视线,那是喜悦与释然交织而成的液体珍珠。
如今的李明已重归正常生活轨道。他重新拾起了因生病搁置的梦想,报名参加了绘画班,用画笔描绘心中的五彩世界;闲暇时还会去公园跑步锻炼,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自由。他的故事激励着许多同样身处困境的患者,让他们明白只要心怀希望、勇敢抗争,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告别“巨人之手”的过程是一场艰难的修行,但也是一次生命的涅槃。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因为只要心中有光,即便身处隧道尽头,也能迎来破晓时分那绚烂无比的朝阳。
(徐慧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院区内分泌及代谢科病区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