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健康小插曲,许多人都习惯自行服用退烧药、多喝热水来应对。然而,你是否知道,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极其危险的 “杀手”—— 脓毒症。这种疾病常常悄无声息地发展,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可能危及生命。了解脓毒症,学会早期识别它的 “蛛丝马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脓毒症并非单一疾病,而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会立即启动防御机制。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迅速消灭病原体,使身体恢复健康。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会 “反应过度”,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进而影响心脏、肺、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最终发展为脓毒症。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很多人会疑惑,普通的感冒发烧怎么会和如此凶险的脓毒症扯上关系?事实上,任何感染都有可能诱发脓毒症,而感冒发烧正是感染的常见表现。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被破坏,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果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就会进入血液循环,激活免疫系统,引发脓毒症。此外,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更容易并发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这些细菌感染同样是脓毒症的重要诱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早期识别脓毒症呢?这就需要我们留意身体发出的一些异常信号。首先,持续高热或体温不升都可能是脓毒症的早期表现。一般来说,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在服用退烧药或经过物理降温后,体温会逐渐下降。但如果出现体温持续超过 38.3℃,且常规退烧方法效果不佳,或者体温突然降至 36℃以下,都应引起高度警惕。其次,精神状态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信号。脓毒症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比如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萎靡不振、叫不醒,或者成年人出现胡言乱语、无法正常交流的情况。
除了体温和精神状态,脓毒症还会在其他方面有所体现。呼吸频率加快也是早期症状之一,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般在每分钟 12 - 20 次,如果没有剧烈运动等原因,呼吸频率持续超过每分钟 22 次,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异常。此外,脓毒症还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安静状态下,心率如果持续高于每分钟 90 次,且排除了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也应引起重视。另外,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肾脏是对脓毒症较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当肾脏功能受到影响时,尿液生成会减少,24 小时尿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对于老年人、婴幼儿、患有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来说,更需要提高对脓毒症的警惕。这些人群本身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生感染,更容易发展为脓毒症。比如,老年人感染后,可能不会像年轻人一样出现明显的高热症状,而是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活动能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家属和护理人员要更加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身体变化。
当怀疑可能出现脓毒症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结合血常规、血培养、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胸部 X 光、CT 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脓毒症死亡率的关键。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补充液体维持血压和器官灌注、给予呼吸支持等。
脓毒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降低感染风险,从而预防脓毒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接触。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问题。
感冒发烧看似平常,但其背后隐藏的脓毒症却不容小觑。了解脓毒症的相关知识,学会早期识别其症状,做好日常预防措施,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手段。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切不可掉以轻心,让我们共同筑起抵御疾病的防线,守护健康生活。
(赵迪 荥阳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