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屏幕已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眼睛干涩、疲劳已成为现代职场人的普遍困扰。干眼症不仅表现为眼睛干涩,还可能伴随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以下6个简单易行的动作,无需离开办公桌,就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保护眼睛健康。
1. 科学眨眼操:激活泪液分泌
眨眼是眼睛自然的保护机制,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应眨眼15-20次,但专注屏幕时眨眼次数会骤减至5-7次,导致泪液分泌不足。一套科学的眨眼操可以帮助恢复眼睛湿润:
轻闭眼2秒:让双眼完全放松
紧闭眼2秒:用力收缩眼部肌肉,感受上下眼睑相互挤压(这个动作能有效挤压睑板腺,促进油脂分泌,保护泪膜)
睁眼2秒:完成一次完整的泪膜刷新
每次练习1分钟,每天进行10次。这个简单的动作序列不仅能促进泪液分泌,还能帮助睑脂排出,维护泪膜稳定性。日常工作中也要有意识地增加眨眼频率,尽量做到每4-6秒眨眼一次。
2. 眼球"∞"字运动:缓解眼肌疲劳
长时间固定焦距会让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眼球画"∞"字形(横8字)是专业眼科推荐的精准训练法:
保持头部稳定,双眼缓慢跟随想象中的"∞"字形轨迹移动,持续1分钟。这个动作通过刺激动眼神经核团,增强副交感神经张力,促进基础泪液分泌。同时能有效缓解调节痉挛,改善视频终端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进阶版可以尝试"米字操":眼睛依次看向正上方、右上方、正右方、右下方、正下方、左下方、正左方、左上方,在视野中勾勒出一个"米"字形状,每个方向停留1-2秒,完整地"写"2-3遍。注意保持头部绝对稳定,仅让眼球活动。
3. 20-20-20法则:科学调节焦距
长时间盯着近处屏幕会导致眼睛调焦肌肉持续紧张,采用国际公认的20-20-20法则能有效缓解这种疲劳:
每工作20分钟,就将目光移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注视20秒钟。这个简单的习惯能让睫状肌得到放松,打破持续性紧张状态。可以在手机上设置定时提醒,或在电脑旁贴上便利贴作为提示。
远眺时建议选择窗外绿植或天空,绿色对神经系统有舒缓作用,而广阔的视野能让眼球肌肉更充分地放松。如果没有窗外视野,也可以选择办公室内最远的物体,如走廊尽头的画作或对面的门牌。
4. 热敷+穴位按摩:眼部SPA疗法
热敷是改善干眼症状的有效方法,办公桌上可以用简易方式实现:
将干净的纸巾或小毛巾用温水浸湿(约40℃),轻轻敷在闭合的眼睑上5分钟。早晚各一次的热敷能融化睑脂,促进油脂分泌,稳定泪膜。热敷后用指腹轻轻按压眼眶周围的攒竹穴(眉头凹陷处)、太阳穴(眼角外侧)和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处),每个穴位按压5秒,重复3次。
如果没有热敷条件,也可以将双手搓热,轻轻覆盖在眼睛上10秒钟,利用手掌温度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这个"手掌按摩法"简单易行,随时可做。
5. 温冷水交替敷眼:改善眼周循环
温冷水交替敷眼是一种能显著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的方法,办公桌上可以用两瓶矿泉水(一瓶温水,一瓶冷水)来实现:
先用温水敷眼2分钟,再换冷水敷30秒,如此交替3次。温差变化能促进血管的收缩与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为眼睛带来更多养分和氧气,同时带走代谢废物。这种方法对缓解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眼疲劳特别有效。
6. 眼球聚焦训练:增强调节能力
交替注视不同距离的物体是眼科医生推荐的聚焦练习:
在办公桌上放置一个小物体(如笔盖)距离眼睛30cm,选择远处(如窗外或办公室另一端)一个固定点。先注视近处物体3秒,然后迅速将焦点转移到远处物体3秒,如此交替进行1分钟。这个训练能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预防因长时间固定焦距导致的调节痉挛。
这些动作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在工作间隙即可完成。坚持练习能有效缓解屏幕带来的眼干、眼涩、视疲劳等问题,保护视力健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远离干眼症的根本之道。
(郭君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门诊(5)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