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癌患者的便秘怎么办

2025-08-25 16: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肺癌患者出现便秘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可能由疾病本身、治疗副作用(如化疗药物影响肠道功能)、活动量减少或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引起。以下是针对这一情况的综合管理建议,旨在安全有效地缓解不适并改善生活质量:

一、优先评估潜在诱因

首先需排除机械性梗阻等紧急情况(如肿瘤压迫肠道),若伴随剧烈腹痛、呕吐或腹胀加重,应立即就医。日常观察排便频率、形状及是否带血,这些细节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对于正在接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患者,某些药物也可能引发肠道蠕动减缓,需与主治医师沟通调整方案的可能性。

二、非药物干预为核心措施

饮食结构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保证25-30克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纤维组合,推荐燕麦片、奇亚籽、西兰花、苹果带皮食用。可将食材打成糊状或切碎烹饪,降低吞咽难度。

充足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达1.5-2升,分次小口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肺负担。可适量添加柠檬汁或蜂蜜提升口感。

益生菌支持:通过无糖酸奶、发酵豆制品引入活性菌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菌株制剂,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

运动促进肠动力

即使体力受限,也应尝试床上踝泵运动、坐姿扭转操等低强度活动。家属可协助进行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每次10分钟,每日2次,刺激结肠蠕动。对于长期卧床者,使用防褥疮气垫时注意定时变换体位,减少肠道受压。

建立规律排便习惯

选择晨起后或餐后半小时作为固定如厕时间,利用胃结肠反射自然触发便意。坐便时脚下放置矮凳抬高膝盖,模拟蹲姿以放松耻骨直肠肌,缩短用力时间。若环境允许,可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降低排便焦虑。

三、药物使用的谨慎原则

当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启用药物:

渗透性泻剂(如聚乙二醇)安全性较高,通过增加肠腔内渗透压软化粪便,适合多数患者长期使用。

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仅短期应急,避免连续使用超过7天以防电解质紊乱。

微生态制剂联合方案:某些研究显示,含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复方制剂配合乳果糖,对化疗相关性便秘有协同改善作用。

特别注意:肺癌患者常合并低钾血症风险,补钾类通便药需严格监测血钾水平。

四、中医辅助疗法的应用

经中医师辨证后可采用以下方法:

穴位按压:每日按压支沟穴(腕背横纹上3寸)、天枢穴(脐旁2寸)各3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药膳调理:用陈皮6g+莱菔子10g煮水代茶饮,具有理气消积功效;阴虚体质者可加麦冬15g滋阴润燥。

艾灸疗法:温和灸神阙穴(肚脐),每次15分钟,每周2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五、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营养师可根据患者代谢状态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物理治疗师设计渐进式康复训练方案。对于晚期恶病质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促动力药物(如普芦卡必利),但需权衡心脏毒性风险。心理科干预同样关键,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克服因羞耻感导致的排便抑制。

六、特殊注意事项

避免自行服用含大黄、番泻叶的中药制剂,其蒽醌类成分可能损伤肠神经丛导致依赖性便秘。

服用阿片类止痛药期间,可预防性使用大便软化剂,而非等到便秘发生后再处理。

定期复查腹部X线或超声,及时发现粪块嵌塞等并发症。

通过上述综合管理策略,约80%的肺癌相关便秘可获得有效控制。关键在于个体化方案制定、动态评估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维护。建议每周记录排便日记,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张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