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渐起,气温逐降,秋冬季节悄然来临。这一时节,呼吸道疾病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健康刺客”,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其特点并掌握有效的防控方法,对于守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秋冬季的气候条件为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寒冷干燥的空气使得鼻腔、咽喉等呼吸道黏膜变得脆弱,其防御功能大打折扣。当人们吸入带有病毒或细菌的空气时,这些病原体更容易突破防线,侵入人体引发感染。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感冒、肺炎以及支气管炎等,它们往往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的特点。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效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展成重症,对生命构成威胁。
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基础防线。勤洗手是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双手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物品,沾染各种病菌,而正确的洗手方式能够有效去除手上的污垢和病原体。使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细揉搓双手的各个部位,包括指甲缝、指关节等,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触摸公共物品后,更要及时清洁双手。同时,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减少病菌进入体内的机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若无纸巾,则可用手肘内侧遮挡,防止飞沫扩散,传染给他人。
合理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充足的睡眠是身体恢复元气的关键,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更多时间。良好的睡眠能使免疫系统正常运转,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适度的运动同样不可或缺,像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在锻炼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在寒冷且风大的户外长时间剧烈运动,以免受凉感冒。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以及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健康,提升免疫力。
室内环境的管理也被许多人忽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即使在寒冷天气,也不要因为怕冷而紧闭门窗一整天。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进一步净化室内空气,但要定期更换滤网,确保其有效性。此外,控制室内湿度也很有必要,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呼吸道不适,可通过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 - 60%之间。
接种疫苗是预防特定呼吸道疾病的有力武器。例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有所不同,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显著降低患流感的风险及其严重程度。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接种疫苗尤为重要,他们属于高危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并发症。
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要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口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有效阻挡飞沫传播的病菌。在选择口罩时,应根据不同的场景选用合适类型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一般日常防护,N95口罩则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提供更高级别的防护。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必须前往,尽量缩短停留时间。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控需要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关注室内环境质量,合理利用疫苗等手段,全方位构筑起抵御疾病的坚固堡垒,让自己和家人平稳度过这个特殊的季节,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吴刘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