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脖子像焊死了”“肩膀沉得像挂了铅块”,如今,这早已不是中老年群体的专属抱怨,越来越多 20-30 岁的上班族,正被肩颈僵硬、酸痛困扰。长期低头看电脑、刷手机,加上久坐不动,颈椎如同 “超负荷运转的机器”,逐渐出现生理曲度变直、肌肉紧张等问题,不仅影响工作状态,还可能引发头晕、手臂发麻等不适。其实,无需专门去健身房,利用工位的碎片化时间,做好 3 个简单小动作,就能随时给颈椎 “松绑充电”。
一、“米字操”:给颈椎做 “全方位拉伸”
“米字操” 是公认的颈椎放松 “入门级动作”,核心是通过模拟 “米” 字的笔画,让颈椎在各个方向得到温和活动,避免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导致的肌肉粘连。
动作要点需牢记 “慢、稳、轻”:双脚与肩同宽站立或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眼睛平视前方。
写 “横”:头部缓慢向左侧转动,直到耳朵与肩膀基本平行(注意肩膀不要耸起),停留 2-3 秒,再缓慢转回正中,接着向右侧重复相同动作,左右各做 5 次。
写 “竖”:头部缓慢向后仰,眼睛看向天花板,感受后颈肌肉的拉伸,停留 2-3 秒后缓慢回正,再缓慢低头,下巴尽量贴近胸口,感受前颈肌肉的舒展,同样停留 2-3 秒,重复 5 次。
写 “撇” 与 “捺”:头部向左侧下方倾斜,左耳尽量靠近左肩,停留 2-3 秒后回正,再向右侧下方倾斜,右耳靠近右肩,重复 5 次;之后头部缓慢向左侧后方仰,眼睛看向左上方,停留 2 秒回正,再向右侧后方仰,看向右上方,重复 5 次。
整套动作耗时不到 2 分钟,建议每工作 1 小时做 1 次。需注意,转动时若感到头晕或疼痛,应立即停止,动作幅度以 “有拉伸感但不难受” 为宜,避免用力过猛损伤颈椎。
二、“靠墙收下颌”:帮颈椎找回 “自然曲度”
长期低头会让颈椎的生理曲度逐渐消失,就像原本有弧度的 “弹簧” 被压平,失去缓冲压力的能力。“靠墙收下颌” 动作,能通过简单的姿势调整,帮助颈椎恢复自然曲度,增强颈椎稳定性。
这个动作无需离开工位,坐在椅子上就能完成:背部、后脑勺紧贴椅背(若椅子没有头枕,可找一个靠垫垫在颈后),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腰背放松。接着,缓慢收紧下巴,就像 “用下巴去够喉咙”,同时感受后颈肌肉的发力,停留 3-5 秒后放松,重复 10-15 次为 1 组,每天做 3 组。
也可以站立进行:背部、肩胛骨、后脑勺紧贴墙面,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距离墙面约 10 厘米。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同样缓慢收下颌,让后颈贴紧墙面,停留 3 秒后放松,重复 10 次。坚持一周,就能明显感觉颈椎的 “紧绷感” 减轻,头部也会不自觉地保持在更挺拔的位置。
三、“肩颈对抗”:用 “主动发力” 缓解肌肉紧张
肩颈僵硬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肩颈周围肌肉长期处于 “被动放松” 状态,逐渐失去力量,无法支撑头部重量。“肩颈对抗” 动作通过 “主动发力”,能快速激活肩颈肌肉,增强肌肉力量,从根源上改善僵硬问题。
动作分为两步,可在工作间隙随时进行:
颈部对抗:双手交叉放在后脑勺处,缓慢向后仰头,同时双手向前用力按压头部,形成 “头部向后、双手向前” 的对抗力,感受后颈肌肉的收缩,停留 5 秒后放松,重复 8-10 次。
肩部对抗:将左手横放于胸前,右手从外侧按住左肘,缓慢向右侧用力拉,同时左臂向左侧发力对抗,感受左肩肌肉的拉伸,停留 5 秒后换另一侧,左右各重复 8-10 次。
这个动作的关键是 “力度适中”,对抗时以 “肌肉有酸胀感” 为度,不要用尽全力,避免肌肉拉伤。每天做 2-3 组,既能缓解当下的肩颈酸痛,长期坚持还能让肩颈肌肉更有力量,减少僵硬复发的频率。
除了这 3 个小动作,日常办公时的 “姿势管理” 也很重要:电脑屏幕高度应与视线平齐(可垫书本调整),避免低头看屏幕;坐姿保持腰背挺直,膝盖与臀部呈 90 度,脚下可垫一个小凳子,减轻腰部压力;每工作 40 分钟,起身走动 1-2 分钟,看看远处,让眼睛和颈椎同时放松。
肩颈健康就像 “储蓄”,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利用好工位上的碎片化时间,坚持做好这些简单的小动作,就能让颈椎远离 “超负荷”,保持轻松灵活的状态,让你在工作中更有活力。
(程瑞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