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是医学检验中的一项基础检查,它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作为一名检验科医生,我将为您解读尿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尿液的物理性质
尿量: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毫升,但受饮水量、气温、出汗等因素影响较大。异常增多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异常减少可见于休克、脱水、急性肾衰竭等。
颜色与透明度:正常尿液呈淡黄色至深黄色,清晰透明。红色尿液提示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等引起;黄褐色尿液可能与胆红素尿有关,提示肝胆疾病;乳白色尿液可能为乳糜尿或脓尿,分别与丝虫病、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有关。
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在1.015~1.025之间。高比重尿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等;低比重尿多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
酸碱度:正常尿液通常呈弱酸性,pH值在6.0左右。尿液酸碱度受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持续碱性尿可能与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有关;持续酸性尿可能与呼吸性碱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有关。
二、尿液的化学性质
蛋白质: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定性试验阴性。阳性结果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葡萄糖:正常尿液中无葡萄糖。阳性结果常见于糖尿病、严重肾小管损伤等。
酮体:正常尿液中无酮体。阳性结果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状态等。
胆红素与尿胆原:正常尿液中无胆红素,尿胆原可为弱阳性。胆红素阳性提示肝胆疾病或溶血性疾病;尿胆原阳性可能与肝细胞性黄疸或溶血性黄疸有关。
亚硝酸盐:正常尿液中无亚硝酸盐。阳性结果提示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三、尿液的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数量极少,每高倍视野下不超过3个。镜下红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如肾炎、结石、肿瘤等。
白细胞:正常尿液中白细胞数量也极少,每高倍视野下不超过5个。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炎症,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无或偶见柱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增多可能与泌尿系统炎症、损伤或肿瘤有关。
管型:正常尿液中偶见透明管型,无其他类型管型。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等分别与不同类型的肾炎有关。
结晶:正常尿液中可出现草酸钙、尿酸盐等结晶,大量出现或出现异常结晶(如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可能与相应疾病有关。
四、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
尿常规检查作为一项简便、快速、经济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能为全身性疾病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例如,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球肾炎的类型(急性或慢性)、肾病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以及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情况等。此外,尿常规检查还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评估病情变化。
总之,尿常规检查虽然简单,但其包含的信息却非常丰富。正确解读尿常规检查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作为检验科医生,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检测技术和诊断水平,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检验数据支持。
(薛宁 河南省肿瘤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