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的“房颤”患者来说,服用抗凝药减缓心律,将心律恢复到正常节律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房颤风险,而对于那些药物治疗并不起作用的患者来说,射频消融手术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在前期完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作为房颤患者治疗和检查中重要的一项广受临床认可。但是,约有 20%的病人因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因素的影响,TTE不能获得满意图像使诊断受到限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与谈虎色变的“心脏病”、“脑梗死”不同,“房颤”对很多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房颤若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疾病,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避免房颤危害,早发现是重中之重。
二、房颤患者的超声检查有哪些?
1、经胸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也叫心脏超声,它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可能发现一些引起房颤的原因,如风湿性心脏病等,还可以评价房颤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所有房颤患者初始评估时,都应该做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房大小及是否有附壁血栓等,以指导治疗。
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监测左心房血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查,可以指导房颤复律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还可发现心房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或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包括左心房血流速度降低、自发左心房显影、主动脉粥瘤等。
与经胸心脏超声相比,经食管心脏超声的探头频率较高,分辨率更高,可获得经胸超声心动图难以显示的结构和病变,是一种更为“贴心”的心脏超声检查方法。
三、房颤患者的超声异常表现有哪些?
除心电改变外,房颤时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也会有一些变化,超声心动图就会有相应的异常表现。具体诊断要点如下:
1、二尖瓣 M 型曲线及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A 峰消失,呈单峰;
2、二尖瓣 M 型曲线及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E 峰大小不一、间距不等;
3、左室壁运动幅度不规则、强弱不等;
4、左房增大;
5、二、三尖瓣关闭不全。
四、超声检查如何为房颤患者保驾护航?
1、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或者房颤的诱发因素。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这些疾病都会造成心脏结构的特异性变化。所以,通过看心脏彩超,可以发现房颤的病因。
2、可以测量左房大小,以预测复发风险。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心脏结构会发生改变,最大的变化就是左房会逐渐增大。而很多研究证明,左房大小是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与左房大小正常的患者相比,左房扩大的患者消融术后维持窦率的成功率会稍低。所以,医生会通过看心脏彩超中左房的大小评估您手术的成功率,制定接下来的治疗计划。
3、可以测量射血分数,以制定后续治疗用药。很多患者在房颤发作时都感到心慌气促,一摸脉搏都能到100次/分钟以上。心房颤动时,心房乱跳,失去了其原有的泵血功能,同时,快速的心率使得心室无法正常射血,会导致心室的收缩功能也因此减低,久而久之,可导致心力衰竭。心脏彩超中的射血分数就是评估左心室射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在50%-70%),了解房颤患者的左心功能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控制心室率或者节律控制。
4、心腔内超声(ICE)技术,是近几年来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新技术。运用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将探头置于心脏导管的头端,通过外周静脉将微型超声探头放入心腔内,从而实现直视卵圆窝位置指导房间隔穿刺。ICE就像医生放置在心脏当中的“眼睛”,帮助医生实时看到心腔内的结构,继而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心脏的三维模型,更准确地找到需要消融治疗的部位,针对每位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消融策略,从而提高房颤等射频消融的成功率;这双“眼睛”还能为其他放入心腔内的导管“指路”,引导它们去到正确的位置,避免造成其他结构损伤;此外,腔内超声导管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全程监测并发症,比如血栓、心包积液等产生,且敏感度极高,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生提醒:房颤需要早发现、早诊断,从而实现早治疗的目标,将房颤这个“隐形杀手”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如有“心悸、胸闷”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尹楠 息县人民医院 超声诊断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