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房颤动的筛查与诊断:科技助力健康

2023-05-18 22: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心房部分以极快的速度颤动,导致心跳不规则。它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房颤的筛查与诊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为患者带来了更早发现、更有效治疗的希望。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房颤的相关知识,以及现代科技如何助力房颤的筛查与诊断。

一、房颤:心脏的“不规则舞蹈”

房颤发生时,心房的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房肌肉快速而无序地收缩,就像是一场失控的舞蹈。这种不规则的心跳不仅让患者感到不适,还会影响心脏泵血效率,增加心脏负担。房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以及长期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年龄也是房颤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二、房颤的危害:不容忽视的“隐形威胁”

房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力衰竭;二是增加中风风险,因为房颤时心房内的血液流动不畅,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向大脑,就可能引发中风。据统计,30%-40%的中风患者与房颤有关。因此,房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对于预防中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三、房颤的筛查:科技让“隐形”变“可见”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房颤的筛查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在早期被发现并接受治疗。

1、基于移动设备的筛查技术

(1)心电信号法(iECG):通过指尖电信号转换成超声波信号,再传输到智能手机记录心电图。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合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

(2)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皮肤,测量光吸收变化来反映血容量变化,从而判断心跳节律。PPG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和手环,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心律。

(3)机械心动图:通过智能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机械冲击波,记录心脏活动。这种方法无需专业设备,只需将手机放在胸部即可。

2、可穿戴心电图仪

这种小巧的设备可以贴在胸部或手腕上,记录心电图信号,并通过蓝牙或无线连接传输到移动设备。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心律。

3、心律失常监测贴片

这是一种由医生提供的便携式设备,贴在胸部长时间监测心电图信号,并将数据存储在设备内或通过无线传输给医生分析。

4、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被应用于心电图分析,通过训练模型识别和分析心律失常的特征,包括房颤。这种方法提高了房颤的诊断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心电图数据时。

四、房颤的诊断:综合评估,精准施策

房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评估,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重要方法。房颤时,心电图会显示P波消失,出现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

2、动态心电图监测

对于阵发性房颤或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通过佩戴记录仪,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有助于发现阵发性房颤。

3、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房是否增大、是否存在心房血栓等。这对于房颤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4、其他检查

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

五、房颤的管理与治疗:科技引领新篇章

一旦确诊为房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治疗。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房颤管理的基础,旨在控制心率、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凝血药物等。

2、导管消融术

导管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通过血管穿刺将导管送入心脏内,对引起房颤的病变进行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

3、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房颤患者,如合并严重心脏瓣膜疾病或心脏结构异常,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房颤的筛查与诊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通过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房颤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护心脏健康。让我们携手科技,共同照亮房颤防治之路,为健康护航。

(朱喜亮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成人心外一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