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这一潜藏在脑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因其隐蔽性和危险性而备受医学界的关注。传统的开颅手术虽然能够治疗颅内动脉瘤,但手术风险高、恢复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负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革命”应运而生,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命希望。
一、颅内动脉瘤的威胁与挑战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凸起,就像是在脑血管中埋下的一颗“不定时炸弹”。由于颅内动脉瘤通常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许多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前可能毫不知情。一旦动脉瘤破裂,将引发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陷入昏迷,危及生命。首次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高达30%-50%,而再次破裂的死亡率更是高达90%。因此,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革命”
传统的开颅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方法,但手术风险高、恢复时间长,且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内的导管技术,将微小的栓塞材料或支架送至动脉瘤腔内,以达到封闭瘤体、防止破裂的目的。
微创性:介入治疗不需要开颅,仅在穿刺点处有一个3mm左右的切口,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患者可以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意识,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精准性:在X线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并精准地将栓塞材料或支架送至动脉瘤腔内。这种精准性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手术风险。
安全性:介入治疗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直接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介入治疗还可以实时监测动脉瘤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
恢复快: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可以在术后短时间内下床活动,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康复周期。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三、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目前,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单纯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密网支架和覆膜支架等。
单纯弹簧圈栓塞:适用于动脉瘤基底部(瘤颈)较窄的动脉瘤。通过微导管将不同型号的弹簧圈填塞到动脉瘤内,直至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当动脉瘤的瘤颈部较宽时,单纯使用弹簧圈容易从动脉瘤内脱出。此时,可以使用充盈的球囊暂时固定微导管,防止弹簧圈脱出,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同样适用于宽颈动脉瘤。通过在载瘤动脉中放置支架,挡住填塞的弹簧圈,防止其从动脉瘤内脱出。
密网支架:又称为血流导向装置。放置密网支架后,进入动脉瘤内的血流减少,有利于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使动脉瘤闭塞。同时,密网支架还可以促进血管内新生内膜的生成,进而修复并重塑载瘤动脉。
覆膜支架:适用于载瘤动脉较为平直、离血管分支较远的非分叉部位的动脉瘤。覆膜支架上覆盖着特殊的膜性材料,可以有效隔绝动脉瘤与载瘤动脉之间的血流。
四、结语
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革命”,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命希望。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一先进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介入治疗的“微创革命”,共同守护生命之光。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秦晋辉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脑血管介入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