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王书鹏:浅谈俯卧位通气治疗策略

2024-05-23 23: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领域,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作为一种有效的呼吸治疗技术,近年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俯卧位通气的原理、适应证、实施方法、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地了解。

一、俯卧位通气的原理

俯卧位通气,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使其在俯卧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这一治疗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重力作用,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在俯卧位时,重力使肺组织更易扩张,改善通气;同时,减少肺内分流,提高氧合效率。此外,俯卧位还能减少心脏和纵隔对肺的压迫,优化通气/血流比值,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二、俯卧位通气的适应证

俯卧位通气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群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以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俯卧位通气能够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窘迫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俯卧位通气同样展现出显著疗效。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减轻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俯卧位通气也可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通过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缓解患者症状。

三、俯卧位通气的实施方法

俯卧位通气的实施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以下是常见的实施步骤:

评估与准备:在进行俯卧位通气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同时,准备好所需的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翻身工具,以及软枕等辅助物品。

体位调整:患者取俯卧位,软枕分别垫于头部、前胸部和小腿部,以保持功能位。双膝跪于床面,大腿与床面保持垂直,双膝与肩同宽。上身前俯,双臂重叠,头偏向一侧。

监护与监测: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同时,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体位变换:为了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可以按照以下体位交替进行:俯卧位、右侧卧位(倾斜角度大于130度)、座位、左侧卧位(倾斜角度大于130度)。每天可重复3~6次,建议每天总治疗时间尽可能超过12小时。

四、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它能够扩张因疾病导致的塌陷或闭合的肺泡,使肺组织重新充气,改善肺内气体分布不均的状况。同时,俯卧位通气还能促进呼吸系统中分泌物的引流,减少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这些作用共同促进了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和病情的缓解。

五、俯卧位通气的注意事项

尽管俯卧位通气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禁忌证:未缓解的颅内压升高、脑水肿、尚未稳定的脊髓损伤、骨折(锁骨骨折、面部骨折)、重度烧伤等患者不能耐受剧烈的体位改变,因此不适用于俯卧位通气。

操作规范:俯卧位通气的实施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在翻身过程中,需要确保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静脉导管等通畅无阻,避免管道受压或过度牵拉。

并发症监测:俯卧位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颜面部浮肿、气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落等。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患者舒适度: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舒适度,可以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给予全程的镇静、镇痛等处理。同时,定期变换体位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感。

六、结论

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呼吸治疗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俯卧位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减轻症状。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需注意禁忌证、操作规范、并发症监测以及患者舒适度等问题。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俯卧位通气将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王书鹏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成人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