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俯卧位通气只能ICU做?家庭护理中的“改良体位”缓解呼吸困难

2025-01-27 17: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212

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中广泛应用的呼吸治疗手段,因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而被视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呼吸疾病的重要方法。然而,这一专业治疗手段是否仅限于医疗机构的ICU环境?在家庭护理中,面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我们是否也能采取某些“改良体位”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介绍在家庭环境中如何通过调整体位来缓解呼吸困难,同时强调安全实施的重要性。

一、俯卧位通气的原理与应用

俯卧位通气之所以有效,主要基于其能改善肺部的通气/血流比例,减少肺不张区域,以及促进肺泡复张。在ICU环境中,患者通常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进行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治疗。这种体位通过减少背部肺区的压迫,增加前胸部肺区的通气,从而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依赖。

二、家庭环境中的“改良体位”

虽然完全的俯卧位通气在家庭环境中难以实现(尤其是缺乏专业监护和医疗设备的情况下),但我们可以借鉴其原理,采用一些“改良体位”来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半俯卧位:对于能够自主翻身的患者,可以尝试半俯卧位,即侧卧并稍微向前倾斜,用枕头支撑胸部和腹部,以减少背部肺部的压迫。这种体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减少咳嗽和痰液积聚。

高枕卧位:使用多个枕头将头部和上半身抬高至约30-45度角,形成高枕卧位。这种体位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促进肺部通气,对于夜间呼吸困难尤为有效。

侧卧位: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存在单侧肺部病变或胸腔积液的情况,侧卧位可能有助于改善呼吸。选择病变较轻的一侧卧位,可以减少病变侧肺部的压迫,促进气体交换。

坐卧位:对于能够坐起的患者,可以尝试坐卧位,即坐在床边或椅子上,背部稍微后倾,用枕头支撑。这种体位有助于打开胸腔,改善呼吸。

三、实施体位调整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家庭环境中实施体位调整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评估患者能力:在尝试任何体位调整前,需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自主活动能力。对于行动不便或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应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

监测生命体征:体位调整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是否有任何不适或呼吸困难加重的迹象。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导致皮肤受压、肌肉疲劳等问题。因此,应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俯卧或仰卧。

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调整后,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或异物阻塞。对于有痰液的患者,应鼓励咳嗽或使用吸痰器辅助排痰。

专业咨询:在实施体位调整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呼吸治疗师的建议,以确保体位调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俯卧位通气虽然在ICU环境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在家庭护理中,我们仍可以通过一些“改良体位”来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体位调整虽不如ICU中的俯卧位通气专业,但在专业指导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状况。重要的是,实施任何体位调整时,都应注重患者的安全、舒适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家庭护理与专业医疗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照护,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任春影 信阳市淮滨县人民医院 呼吸重症监护室病区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