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针到病除:双侧内关穴留置揿针如何安抚胸闷心慌

2023-11-10 09: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许多人常常感到胸闷、心慌,这不仅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当胸闷心慌来袭,除了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外,中医的穴位疗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温和而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双侧内关穴留置揿针来缓解胸闷心慌,结合中西医理论,让您对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胸闷心慌,现代人的常见困扰

胸闷心慌,是指胸口有压迫感,呼吸不畅,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在西医看来,胸闷心慌往往需要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手段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然而,在中医理论中,胸闷心慌则被视为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需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调节,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内关穴,作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是治疗胸闷心慌的重要穴位之一。

二、内关穴:心脏的守护神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在中医理论中,内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调和气血的功效,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穴位。无论是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等器质性病变,还是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引起的功能性胸闷心慌,内关穴都能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内关穴能够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降低心率,调节血压,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内关穴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间接改善胸闷心慌的症状。

三、揿针疗法:安全便捷的自疗方式

揿针,又称皮内针,是一种微小的针灸针,通过浅刺皮肤并留置一段时间,以达到持续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功能的目的。与传统针灸相比,揿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痛、易于接受等优点,非常适合家庭自我保健和慢性病调理。

揿针留置内关穴的操作步骤:

1、定位穴位:首先,找到双侧内关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找到酸胀感最明显的地方。

2、消毒准备:用75%的酒精或碘伏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3、贴敷揿针:将揿针轻轻刺入皮肤,以不穿透真皮层为宜,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揿针的长度和直径都非常小,几乎不会感到疼痛。

4、留置时间:揿针留置的时间一般为1-3天,期间可以每天按压数次,每次约1分钟,以加强刺激效果。

5、注意事项:留置期间,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沾水。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取出揿针。对不锈钢过敏者禁用。

四、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

虽然揿针疗法在内关穴的应用对胸闷心慌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对于长期或严重的胸闷心慌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1、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药物。

(2)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器质性病变,如严重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除了揿针疗法外,还可以采用传统针灸、拔罐、刮痧等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人体功能。

(2)中药调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如丹参饮、逍遥散等,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

五、生活习惯的调整,不可忽视的一环

除了药物治疗和穴位疗法外,改善生活习惯也是缓解胸闷心慌的重要一环。以下是一些建议:

(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合理饮食: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3)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

(4)心理调节: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胸闷心慌,虽小却不可轻视。通过双侧内关穴留置揿针这一中医疗法,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困扰。记住,健康是生命之本,关爱自己,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心脏,享受美好的生活。

(乔淑婷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五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