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这一术语的使用旨在通过各种方法减轻甚至消除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使产妇能够在相对无痛或疼痛大大减轻的状态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然而,关于无痛分娩是否真的“无痛”,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理解和澄清的误区。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无痛分娩并非完全无痛
无痛分娩并不意味着分娩过程中产妇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疼痛。实际上,无痛分娩的目标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将疼痛降低到产妇可以耐受的程度,而不是完全消除疼痛。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运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来协助胎儿娩出。如果完全消除疼痛,可能会削弱这些自然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
二、无痛分娩的实现方式
无痛分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非药物性镇痛:这包括拉玛泽分娩镇痛、温水浴分娩镇痛、丈夫陪产家庭式分娩、音乐分娩镇痛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心理准备、呼吸练习、家属陪伴、音乐刺激等方式来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缓解疼痛感知。它们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关注,从而降低疼痛感受。这些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宫缩痛以及部分惧怕侵入性操作的产妇。
药物性镇痛:药物性镇痛通常采用口服或外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可待因等,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或影响大脑对疼痛信号的处理来缓解产程不适。但最常用的药物镇痛方法是椎管内阻滞,即在腰椎穿刺后向脊髓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长时间稳定地阻断来自下腹部的感觉神经传递,提供持久且有效的镇痛效果。硬膜外麻醉是椎管内阻滞的一种,它让产妇感觉不到分娩痛苦或者减少分娩痛苦,同时又有力气分娩,是目前无痛分娩的主要手段。
三、无痛分娩的优缺点
无痛分娩具有以下优点:
减轻疼痛:无痛分娩可以显著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
缓解紧张情绪:使用无痛分娩能够减少产妇的疼痛感,还能缓解紧张情绪。
提高分娩安全性:无痛分娩可以减轻疼痛,降低产妇的体力消耗,能提高分娩时的安全性。
用药方便:无痛分娩一般是个体化用药,通常不会影响产妇的运动功能,用药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快捷。
降低产妇缺氧风险:无痛分娩可以让产妇的疼痛减轻,能抑制产妇的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产妇缺氧的风险。
然而,无痛分娩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风险:
低血压:无痛分娩会阻滞下胸腰段脊神经,下腔静脉回流可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头痛:部分产妇在无痛分娩时如果有硬膜穿破后脑脊液外漏的情况,可能会引起头痛。
感染风险:如果进行无痛分娩穿刺时操作不当,容易对局部造成感染症状。
中枢神经受损:如果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过大,可能会对中枢神经造成一定伤害。
麻醉过敏:如果对麻醉药物有过敏情况,无痛分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四、无痛分娩的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无痛分娩并非适用于所有产妇。一般来说,有阴道分娩禁忌症、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不可以采用无痛分娩。在选择无痛分娩时,产妇和医生应充分沟通,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分娩条件,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无痛分娩。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并非完全无痛,而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将疼痛降低到产妇可以耐受的程度。无痛分娩具有减轻疼痛、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分娩安全性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风险。在选择无痛分娩时,产妇应充分了解其优缺点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策。
(辛丽娜 洛阳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