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手术室无疑是最神秘且至关重要的地方之一。这里不仅是外科医生施展技艺的舞台,更是无数患者重获新生的起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它的工作流程、设备与工具、消毒与无菌技术,以及其中常见的医疗护理操作。
手术室的工作流程
1. 手术前一日的准备
在手术的前一日,巡回护士或器械护士会携带“术前访视单”进行病人的查对和沟通。她们会详细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并确认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同时,还会检查患者的传染性疾病检查结果、皮试结果及术前准备情况。这些信息不仅帮助医护人员做好充分准备,还能有效安抚病人的情绪。
2. 手术当日接病人
手术当天,护士们会在核对手术通知单、手术安排表和病历后,由专人推车至病房迎接病人。在病房内,再次仔细核对病人信息,确保无误后,将病人接入手术室。这一过程中,护士们会不断与病人交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3. 进入手术室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会被安置在手术床上。巡回护士、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会对病人进行多次信息核对,以确保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的准确性。然后,麻醉医师会进行麻醉操作,而巡回护士则负责建立静脉通路和其他必要的术前准备。
4. 手术开始前的准备
在手术正式开始前,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会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和物品。洗手护士会提前刷手,并进行无菌更衣。巡回护士则会检查所有器械的功能状态,确保一切就绪。
5. 术中配合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手术进展,及时供应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同时,她们还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6. 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病人会被送回病房或直接送往监护室。巡回护士会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病人的情况,包括手术过程、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的情况等。此外,巡回护士还需确保病人的各种管道通畅,并记录好相关护理记录单。
手术室中的设备和工具
1. 基础设备
手术台:用于放置手术器械和患者身体,是手术操作的核心平台。
手术无影灯:提供明亮均匀的光线,确保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手术区域。
监护仪器: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和体温计等,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输液泵:用于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确保患者在手术中保持稳定。
2. 手术器械
外科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柄和可更换的手术刀片,用于切割组织。
剪刀:有钝头剪刀和尖头剪刀,用于切割不同组织。
镊子:无齿镊子和有齿镊子,分别用于夹取不同性质的组织。
钳子:血管夹和结扎钳,用于夹取血管和结扎组织。
切割器械:高频电刀和激光刀,用于切割组织并止血。
3. 微创手术器械
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手术越来越普及。微创手术器械包括微创手术器械套装、镜子和摄像头等,通过小切口完成复杂的手术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手术室的消毒和无菌技术
1. 消毒流程
手术室的消毒流程非常严格,每次手术结束后都需要彻底清洁和消毒。具体步骤包括:清除血液和体液、用清水冲洗、使用消毒剂擦拭、最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周还会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确保手术室环境无菌。
2.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它包括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的准备和使用、手术器械的高温高压灭菌等。每位进入手术室的人员都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避免任何可能的污染。
常见的医疗护理操作
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恐惧。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禁食、禁水等准备工作,并进行皮肤准备,确保手术区域清洁。
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主要涉及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巡回护士要随时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物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同样重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伤口的渗血和渗液情况,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结语
手术室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场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配合和严格操作。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对手术室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患者,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迎来健康的未来。
(梁青青 郑州人民医院 中心手术部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