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脏功能损害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除了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整在冠心病管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与运动措施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措施有哪些?
饮食在冠心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的风险,还能改善心脏健康,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1)控制脂肪摄入:脂肪摄入量的控制对冠心病患者至关重要,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饱和脂肪通常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红肉、奶制品等,而反式脂肪存在于部分加工食品中。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类、坚果等)。(2)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谷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豆类、蔬菜和水果。(3)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日盐分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冠心病患者应尽量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腌制食品、罐头食品、加工肉类等。(4)增加抗氧化食品:抗氧化食品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水果(如蓝莓、草莓)、坚果等。(5)控制糖分摄入: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和高糖食品,因为过多糖分会引起血糖波动,进而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这些因素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6)适量摄入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冠心病患者应优先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类、家禽、豆类、坚果等,而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7)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而言,适度的有氧运动是安全且有效的。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2.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选择有哪些?
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依赖于患者的病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其他伴随疾病。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管理的基础,旨在控制症状、改善血流、预防心肌损伤。药物治疗通常是冠心病患者的首选,尤其是在症状较轻或初期阶段。(2)介入治疗: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也称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导管将支架植入到堵塞的冠状动脉内,以恢复血流。PCI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严重心绞痛或药物无法控制的冠心病患者。②血管内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冠脉病变,使用血管内超声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支架的放置位置,提高治疗效果。(3)手术治疗:当冠状动脉的病变涉及多个部位,或冠状动脉严重堵塞时,冠脉搭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移植健康的血管(通常取自患者的胸部、腿部或手臂),绕过堵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改善心脏供血。CABG特别适用于具有多支病变、糖尿病或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
(杜志朋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