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起病更急、症状更重、传染性更强,且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每年的特定季节,流感都会在全球范围内爆发,造成大量的感染和医疗负担。本文将深入探讨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其背后的原因、流感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
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通常集中在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在中国,流感的高发期通常从每年的10月份持续到次年的3月份。这一时间段内,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流感病毒得以迅速传播和扩散。
二、高发季节的原因分析
1.气候因素
低温低湿度环境:流感病毒在低温、低湿度的环境中相对稳定,存活时间较长。冬季的气候条件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室外的低温和室内因取暖导致的干燥环境,为流感病毒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室内活动增多: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变冷,人们更多地选择在室内活动,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增加,这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体生理因素
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减弱: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维生素D水平下降:冬季缺乏阳光,可能导致维生素D水平下降,影响免疫功能,进而更容易遭受流感病毒的感染。
3.社会因素
社交活动频繁:在秋冬季节,尽管天气寒冷,但人们的社交活动并未减少,如学校开学、各种节日聚会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增多,流感病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人员聚集场所: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场所,由于人群聚集且人员抵抗力参差不齐,往往容易成为流感高发的地点。
三、流感的症状
流感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主要症状包括:
1.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1℃,并伴有皮肤因高温而红干。
肌肉酸痛、疲乏无力:流感还会引起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呼吸道症状
鼻塞、咳嗽、流涕、咽痛:流感患者常伴有鼻塞、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
3.呼吸道外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部分流感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眼部不适:流感还可能引起眼部不适症状,如畏光、眼睛灼热感、转动时疼痛等。
4.并发症
肺内并发症: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可由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肺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
肺外并发症:流感还可能引起继发性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炎、雷耶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肺外并发症。
四、流感的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医务人员、老年人、慢性病人群、孕妇、儿童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避免触摸面部: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面部器官,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衣袖内侧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导致人体不适,影响免疫功能。
4.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流感高发期,要尽量少去购物商场、集市等人群密集、通风条件较差的场所。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注意及时增减衣服
在气候多变的季节,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以御寒保暖,避免感冒。
五、流感的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磷酸奥司他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2.对症治疗
针对流感引起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等,可以使用止咳药、祛痰药等进行缓解。
3.支持治疗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均衡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
4.并发症治疗
若流感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应积极治疗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其高发季节通常集中在秋冬季节。了解流感的高发季节及其背后的原因、流感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流感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提高警惕,加强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若不幸患上流感,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促进身体恢复。
(张春彦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