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肘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伤、劳损、炎症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治疗肘关节疼痛方面,中西医结合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肘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外伤
1. 急性损伤
运动过程中的摔倒、碰撞,或者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肘关节的急性损伤。例如,在篮球、网球等运动中,运动员可能因突然的外力撞击或过度伸展、扭曲肘关节而造成骨折、脱位、软组织挫伤等。这些急性损伤会引起肘关节剧烈疼痛、肿胀,严重影响肘关节的正常活动。
2. 慢性损伤
长期反复的微小损伤也可能累积导致肘关节疼痛。一些需要频繁使用肘关节的工作,如木工、钳工等,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可能使肘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受到慢性牵拉和磨损。此外,长期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爱好者,如果运动姿势不正确或训练过度,也容易出现慢性损伤,引发疼痛。
(二)劳损
过度使用肘关节是劳损的主要原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使用电脑鼠标、伏案工作等,会使肘关节周围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种持续的肌肉紧张会导致肌肉疲劳、缺血,进而引起疼痛。同时,肌肉的紧张还可能影响肘关节的正常力学平衡,增加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磨损加剧。
(三)炎症
1.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炎症,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过度使用导致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多见于网球、羽毛球运动员以及经常进行手工劳作的人群。炎症主要发生在肱骨外上髁处,患者会感到肘关节外侧疼痛,尤其是在用力握拳、伸腕时疼痛加剧。
2. 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
与网球肘类似,不过高尔夫球肘是由于前臂屈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引起的肱骨内上髁处的炎症。在高尔夫球运动、投掷运动以及一些需要频繁屈腕的工作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内侧疼痛。
3. 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肘关节,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这些疾病除了影响肘关节外,还可能涉及其他关节,并且通常伴有全身性的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三、中西医对肘关节疼痛的认识
(一)中医观点
1. 气血不畅
在中医理论中,肘关节疼痛多与气血不畅有关。当肘部受到外伤、劳损或外感邪气时,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气血不通则痛,导致肘关节周围出现疼痛。例如,长期劳作使肘部气血瘀滞,会引发疼痛和活动不利。
2. 筋脉失养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会导致筋脉失养,肘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功能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过度劳累,肝肾亏虚,肘部更容易受到损伤,引发疼痛。同时,气血亏虚也会影响筋脉的滋养,使肘部对疼痛更为敏感。
(二)西医观点
西医主要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角度看待肘关节疼痛。认为是由于肘关节的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结构受到损伤或病变,如炎症介质的释放、组织的损伤修复异常等,导致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同时,神经、血管的受压或受损也会加重疼痛和影响关节的功能。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肘关节疼痛的优势
(一)诊断更全面准确
1. 西医检查手段
西医通过 X 光、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肘关节的骨骼结构,判断是否有骨折、脱位、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改变等情况。同时,血液检查可以检测炎症指标、尿酸水平等,有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全身性疾病。这些检查为明确病因提供了直观、准确的依据。
2.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观察肘部的外观、色泽、肿胀情况,询问疼痛的性质、发作时间、加重缓解因素,结合脉象和舌象等,进行辨证。例如,判断是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还是寒湿痹阻型等。这种整体辨证可以发现一些西医检查难以察觉的功能性和全身性问题,从而使诊断更加全面。
(二)治疗方法多样且互补
1. 西医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方面,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迅速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痛风引起的肘关节痛,可使用降尿酸药物。在急性损伤时,可适当使用消肿止痛的药物进行局部注射。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电刺激等。热敷和冷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超声波和电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对于严重的骨折、脱位等情况,还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
2. 中医治疗手段
(1)中药内服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对于气滞血瘀型可选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对于肝肾亏虚型可使用补益肝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加减。这些方剂可以从整体上调整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改善肘部的营养供应。
(2)中药外用如中药热敷、熏蒸、膏药贴敷等。中药热敷和熏蒸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肘部,发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膏药贴敷方便,能持续给药,缓解疼痛。
(3)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肘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尺泽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推拿则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慢性劳损和轻微炎症引起的肘关节痛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搭配治疗方法。例如,在急性疼痛期,可先用西医的药物和物理治疗迅速缓解疼痛和肿胀,然后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方法促进恢复;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可在中医整体调理的基础上,配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三)减少副作用和复发率
1. 减少副作用
西医的一些药物,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而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来缓解疼痛,相对副作用较小。中西医结合时,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适当减少西药的用量,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2. 降低复发率
单纯西医治疗可能在症状缓解后容易复发,尤其是对于一些劳损和慢性炎症引起的肘关节痛。而中医通过调理气血、滋补肝肾等方法,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肘部的健康状况。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提高机体的整体功能,从而降低肘关节疼痛的复发率。
五、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肘关节疼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全面准确的诊断、多样互补的治疗方法以及减少副作用和复发率等方面,为肘关节疼痛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这种结合不仅体现了现代医学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也展现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肘关节的健康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肘关节疼痛,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罗登攀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疼痛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