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胆结石的奥秘与普外科手术治疗

2024-06-10 09: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胆结石,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在普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可能只是听闻过,却对其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胆结石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它的形成、症状以及普外科手术治疗方案。

一、胆结石的形成奥秘

胆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胆汁的成分改变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基础。胆汁主要由胆盐、磷脂、胆固醇、胆红素等组成,正常情况下,这些成分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引发胆结石。

胆固醇是胆结石的常见成分之一。当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超过了胆盐和磷脂的溶解能力,胆固醇就会结晶析出,逐渐形成结石。饮食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比如经常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等,会导致体内胆固醇摄入过多,进而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促使胆结石形成。

此外,胆汁中的胆红素代谢异常也与胆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产物,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代谢后随胆汁排出。如果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比如胆管炎症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胆红素就会在胆汁中积聚,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结石。

胆囊的收缩功能也不容忽视。胆囊如同一个储存胆汁的“小仓库”,当我们进食时,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若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胆汁就会在胆囊内淤积,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某些药物、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影响胆汁成分和胆囊功能,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二、胆结石的症状表现

当胆结石引发症状时,最常见的就是胆绞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发作常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这是因为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会强烈收缩,试图排出胆汁,而胆结石可能会堵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从而引发疼痛。

除了胆绞痛,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疼痛刺激了胃肠道神经,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果胆结石引起了胆囊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三、普外科手术治疗方案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目前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手术方式。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腹部打3-4个小孔,通过这些小孔插入腹腔镜器械和操作器械。腹腔镜就像医生的“眼睛”,可以将腹腔内的情况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医生通过操作器械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切除胆囊。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患者腹部切口较小,美观度高,一般术后1 - 2天即可下床活动,3-5天就能出院,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2.开腹胆囊切除术: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广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腹腔粘连严重、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合并有其他腹部疾病需要同时处理时,可能仍需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这种手术需要在右上腹做一个较大的切口,直接暴露胆囊进行切除。开腹手术操作相对直接,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疼痛较为明显,住院时间也相对较长。

3.保胆取石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胆囊功能良好、结石数量较少且直径较小的患者,保胆取石术也是一种选择。该手术通过切开胆囊,将结石取出,保留胆囊。保胆取石术的优点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但术后结石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且患者术后需要密切随访,定期复查。

胆结石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它的形成机制复杂,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各有特点。了解胆结石的奥秘和普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发现自己患有胆结石,应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葛松涛 夏邑县中医院 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