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尿床是小事?放射检查或有大发现

2025-01-11 20: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尿床是成长过程中再常见不过的现象,觉得长大些自然就好了。但其实,儿童长期尿床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放射检查这时就能发挥大作用,帮我们揪出背后的问题。

一、儿童尿床的常见认知误区

1. 尿床是小事,长大就好: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尿床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尿床问题会自动消失。然而,一部分孩子到了5岁甚至更大还频繁尿床,这可能并非正常现象。5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长期尿床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变得自卑、内向。

2. 睡前喝水多导致尿床:睡前喝水多确实可能引起尿床,但这只是其中一个简单因素。很多孩子即便睡前控制饮水,依然尿床。除了饮水,遗传因素也很关键,如果父母一方小时候有尿床经历,孩子尿床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此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尿床。

二、可能导致儿童尿床的疾病

1. 泌尿系统畸形:儿童的泌尿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畸形,比如输尿管异位开口,正常情况下输尿管应开口于膀胱,而异位开口时,尿液会不自主流出,导致尿床。还有膀胱发育不良,膀胱容量过小,无法储存足够尿液,也会使孩子频繁尿床。这些泌尿系统畸形从外表很难察觉,但却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排尿功能。

2. 隐性脊柱裂: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脊柱发育异常,脊柱的椎板没有完全闭合,脊髓和神经可能受到影响。虽然体表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却可能干扰神经对膀胱的正常控制,使得孩子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出现尿床现象。很多家长往往想不到孩子尿床和脊柱问题有关。

三、放射检查如何助力诊断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就像医生的“透视眼”,能清晰看到泌尿系统的结构。检查时,超声仪器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泌尿系统的组织后反射回来,形成图像。通过超声,医生可以查看肾脏的大小、形态是否正常,输尿管有没有扩张、扭曲,膀胱的容量和收缩功能是否良好。如果是泌尿系统畸形,超声能发现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位置,或者膀胱发育不良的具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超声检查没有辐射,对孩子身体基本没有伤害,检查过程也比较简单,孩子容易配合。

2. 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脊柱的情况。让孩子躺在检查床上,X线穿透身体,在底片上形成脊柱的影像。对于隐性脊柱裂,X线能清晰显示椎板未闭合的部位和程度。医生通过观察X线片,判断脊柱裂是否对脊髓和神经造成了压迫,进而分析它与尿床之间的关联。不过,X线有一定辐射,所以检查时医生会尽量控制剂量,做好防护措施。

3. 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分辨能力超强。在检查儿童尿床原因时,MRI可以更详细地观察脊髓和神经的形态、结构,看看是否存在神经发育异常或者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比如,能发现脊髓栓系综合征,这是一种脊髓被异常组织固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常与隐性脊柱裂同时存在,也是引起儿童尿床的原因之一。MRI虽然检查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高,但它没有辐射,能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帮助确诊复杂的病情。

四、发现问题后的应对措施

1. 及时治疗:一旦通过放射检查发现导致尿床的疾病,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畸形,可能需要手术矫正,恢复正常的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对于隐性脊柱裂或脊髓栓系综合征,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改善神经功能,解决尿床问题。

2. 生活习惯调整:除了医学治疗,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让孩子每天定时睡觉和起床;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兴奋,减少睡前饮水量,但不要让孩子过度口渴;训练孩子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强膀胱的储尿功能。

3. 心理关怀:尿床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关怀。不要责备、惩罚孩子,而是多鼓励、安慰他们,让孩子知道尿床不是他们的错,随着治疗和成长,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面对。

儿童尿床并非小事,当孩子频繁尿床时,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借助放射检查查明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

(董凯峰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 影像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