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张向卫:孩子总尿床,是遗尿症吗?儿科医生帮您判断

2024-07-19 10: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孩子尿床让家长困惑担忧,偶尔尿床或频繁尿床有别。究竟是不是遗尿症?儿科医生为您剖析,助您准确判断。

二、正常儿童尿床与遗尿症的区别

(一)正常儿童尿床情况

5 岁以下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膀胱控制弱,易尿床。兴奋、疲劳、睡前饮水多或睡眠深时更易发生,多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消失。如 3 岁孩子每周尿床 1 - 2 次且无异常,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二)遗尿症的定义与特征

指 5 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周≥2 次,持续超 3 个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自出生后持续尿床;继发性是曾能自控排尿后又尿床,常与疾病、心理、环境有关。

三、遗尿症的可能原因

(一)遗传因素

遗尿症有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遗尿症病史,孩子患病概率高。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膀胱调控,致尿床。

(二)膀胱功能异常

部分患儿膀胱容量小、逼尿肌过度活跃或排空不完全。小容量膀胱易有尿意;逼尿肌活跃使睡眠中收缩排尿;残余尿积聚也增尿床风险。

(三)睡眠觉醒障碍

正常膀胱充盈会向大脑传信号,大脑唤醒孩子排尿。遗尿症儿童大脑对信号感知反应弱,膀胱充盈仍深度睡眠,无法醒来排尿致尿床。

(四)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紧张焦虑、家庭环境变化(如离异、搬家)可致心理负担,干扰排尿控制机制。尿床后受责备会加重症状。

(五)疾病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尿崩症、脊柱裂等可致继发性遗尿症。感染引尿道刺激症状;糖尿病、尿崩症使尿量增;脊柱裂等影响神经对膀胱控制。

四、判断遗尿症的方法

(一)详细询问病史

医生会问尿床起始时间、频率、有无停顿、伴随症状(尿频、尿急等)、生长发育、家族史、心理及环境变化等。全面了解初步判断原因,排除其他疾病。

(二)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很重要。查外生殖器、尿道口有无畸形红肿,脊柱有无发育异常,腹部了解膀胱情况(大小、位置、压痛等),助于发现器质性疾病。

(三)辅助检查

1. 尿常规检查:基本检查,看尿液有无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等异常,判断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

2. 超声检查:观察泌尿系统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测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评估膀胱功能。对怀疑畸形或结构异常有诊断价值。

3. 其他检查:必要时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脊柱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尿流动力学精确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脊柱 MRI 可发现隐匿脊柱裂等神经系统异常。

五、遗尿症的治疗与家庭护理

(一)治疗方法

1. 生活习惯调整:规律作息,保证睡眠,睡前 1 - 2 小时少饮水并排空膀胱。白天防过度疲劳兴奋,适当运动,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便秘影响膀胱功能。

2. 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训练膀胱控制能力。如从 2 - 3 小时渐至 3 - 4 小时一次,鼓励忍耐尿意,但循序渐进,避免压力。

3. 心理支持与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关键,家长莫责备惩罚,多鼓励安慰,帮孩子树立信心。采用奖励机制,无尿床时给予小奖励强化良好行为。

4. 药物治疗:症状严重且其他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常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抗胆碱能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并观察不良反应。

(二)家庭护理

1.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尿床后及时换床单被褥,用防水床垫或尿垫,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2. 注意孩子的饮食:晚餐后少进食流质,尤其含咖啡因或利尿饮料(咖啡、茶、可乐等)。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摄入(瘦肉、鱼、蔬菜、水果等)。

3. 记录孩子的尿床情况:准备本子记录尿床时间、尿量、伴随症状等,助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方案。

六、结语

孩子总尿床未必是遗尿症。家长可通过观察、对比,带孩子就医检查评估来判断。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帮孩子战胜遗尿症,健康成长。

(张向卫 平顶山市郏县人民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