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异物卡喉的意外时有发生,无论是孩子因好奇将小物件放入口中,还是成人在进食时不慎呛噎,都可能面临这一紧急状况。异物卡喉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呼吸道阻塞,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应对这一危机的有效手段,下面为你全面解析。
异物卡喉的危害及常见原因
当异物误入气管,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如果是部分阻塞,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而一旦完全阻塞,气体无法进出肺部,患者会迅速陷入窒息状态,无法说话、呼吸,面色青紫,情况万分危急。
常见的异物卡喉原因有很多。儿童时期,孩子喜欢将各种小物品放入口中玩耍,如硬币、纽扣、小玩具零件等,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吸。在进食方面,儿童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进食过快、大笑、哭闹时进食,都容易导致食物卡喉,像花生米、果冻、肉块等都是常见的危险食物。对于成人,进食时谈笑风生、狼吞虎咽,或者饮酒后吞咽反射迟钝,也会增加异物卡喉的风险。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退化,牙齿缺失影响咀嚼,同样是异物卡喉的高危人群。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基于肺部残留气体产生的气流冲击。我们的肺部就像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当对腹部施加合适的压力时,肺部的气体就会被挤压出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这股气流会沿着气管向上冲,就有可能将卡在气道内的异物冲出,从而解除气道阻塞,恢复呼吸。
不同人群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
一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用一只手支撑婴儿的头颈部,使其头部略低于身体,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地拍打5次。然后,将婴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手臂上,保持头低脚高,用两手指(中指和食指)在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稍下方快速按压5次。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异物排出。需要注意的是,拍打和按压的力度要适中,避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一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保持患者身体前倾,头略低,嘴张开。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然后,用手部力量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约每秒1次。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自救方法:如果独自一人发生异物卡喉,身边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时,可采用自救方式。将自己的腹部抵在桌子边缘、椅背等坚硬物体上,位置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然后用力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通过自身的力量产生气流冲击,尝试排出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用力:在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一定要注意力度的控制。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身体较为脆弱,更要小心操作。如果一次冲击没有成功,不要慌张,调整好姿势和力度后继续进行。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海姆立克急救的同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援。因为即使异物被排出,患者也可能因缺氧对身体造成了一定损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后续观察:异物排出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这是气道受到刺激后的正常反应。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有气道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外的补充措施
如果海姆立克急救法未能成功排出异物,且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即停止操作,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因为长时间的窒息会导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能够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进一步的抢救争取时间。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异物卡喉的发生,如教育儿童不要将小物品放入口中,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嬉戏打闹等。
异物卡喉是一种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至关重要。它操作简单、效果显著,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一急救技能,让更多的生命在遇到危险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刘海燕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