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问题时常被忽视,尤其是高血压这一“沉默的杀手”。高血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病症,实则是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还极大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因此,掌握血压管理的艺术,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一、认识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即血压升高,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当一个人的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即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存在会悄然损害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局部或全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失语、口角歪斜、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脑血栓和脑出血的风险。高血压还会使脑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溃,引发脑出血。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三、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概念
脑卒中二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其再次发作或减轻其后果的过程。这些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通过有效的二级预防,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血压管理的艺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具体措施
1、控制血压
(1)定期测量:定期监测血压是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的关键。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周测量一次血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2)合理饮食:采取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减少盐分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补充钾、镁等有助于血压控制的营养素。
(3)适量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4)药物治疗:对于血压持续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坚持长期治疗,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脂水平
(1)定期检查: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脂水平,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
(2)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红肉、奶酪和奶油等。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有助于降低血脂。
(3)药物治疗:对于血脂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
3、控制血糖水平
(1)定期测量: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
(2)控制饮食:采取低糖、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减少糖分的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有助于控制血糖。
(3)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
4、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
(2)限酒:过量饮酒也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5、适度运动
(1)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2)力量训练:进行适度的肌肉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6、保持健康体重
(1)控制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
(2)增加运动: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消耗多余的热量,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
7、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可以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8、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与脑卒中是一对紧密相连的健康威胁。通过掌握血压管理的艺术,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珍惜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吕岩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院区神经内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