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种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本文将深入探讨腕管综合征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并应对这一疾病。
一、腕管综合征的成因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所引起的指端麻木的一种病症。腕管是一个由腕横韧带和腕骨构成的骨纤维管道,其中包含了正中神经和九条肌腱。当腕管内的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到压迫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过度使用手腕: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频繁敲击键盘、移动鼠标,或者进行其他需要重复用手腕的活动,都会增加腕管内的压力,从而引发腕管综合征。
腕管结构异常:部分人群的腕管结构可能天生较窄,或者由于内分泌病变(如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等原因导致腕横韧带增厚,进而使腕管狭窄,增加了正中神经受压的风险。
外伤或疾病:腕部骨折、脱位或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
二、腕管综合征的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手掌桡侧及桡侧三个半手指(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桡侧半)的刺痛、麻木、无力或疼痛。这些症状可能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手部无力、精细动作受限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鱼际肌萎缩,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三、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诊断腕管综合征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电生理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屈腕试验或Tinel征检查,以观察是否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此外,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电生理学检查也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四、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局部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患者应避免过度使用手腕,使用手腕垫和鼠标垫减轻手腕压力,同时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病程较长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腕管切开减压术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等,旨在解除正中神经的压迫,恢复其功能。
五、腕管综合征的预防
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减少手腕的过度使用和压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电脑和手机:确保键盘和鼠标的高度合适,使手臂自然下垂,手腕处于自然伸展状态。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脑和手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活动手腕和手指。
避免手腕过度弯曲或伸展:在使用工具或进行手部活动时,尽量保持手腕处于中立位,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
佩戴护腕:在进行需要重复用手腕的活动时,可以佩戴护腕以增加手腕的稳定性,减少压力。
加强手腕锻炼:定期进行手腕屈伸、旋转等锻炼,以增强手腕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腕管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保护我们的手部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手腕,注意手腕的姿势和休息,以减少腕管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杨振坤 新乡黄塔骨伤医院 骨伤科六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