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直肠脱垂的“舒适体验”:中医如何减轻患者不适感

2023-04-12 13: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直肠脱垂,这一肛肠科常见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黏液分泌增多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直肠脱垂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如何运用其丰富的治疗手段,为直肠脱垂患者带来“舒适体验”,减轻其不适感。

一、直肠脱垂的中医认知

直肠脱垂,中医称之为“脱肛”,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中气不足、气血亏虚、湿热下注等。中医认为,直肠脱垂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直肠黏膜和肌层组织松弛,进而脱出肛门外。因此,中医治疗直肠脱垂的原则在于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中气,固摄直肠,从而达到减轻患者不适感的目的。

二、中医草药调理

1. 内服中药

 补中益气汤:这是中医治疗直肠脱垂的经典方剂,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气血亏虚型直肠脱垂患者。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中气,从而达到固摄直肠、减轻脱出的目的。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内停型直肠脱垂患者。通过健脾祛湿,改善肠道环境,有助于直肠黏膜和肌层组织的恢复。

2. 中药外治

 中药外敷:可选用具有收敛固涩、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材,如五倍子、石榴皮、枯矾等,研磨成细粉后加适量醋或蜂蜜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可辅助缓解局部肿胀及不适感。

 中药熏洗: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收敛固涩功效的中药材,如苦参、黄柏、地榆、槐花等,加水煎煮后取汁进行坐浴熏洗。利用中药的温热作用以及有效成分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目的。有助于减轻肛门坠胀感、促进直肠黏膜和肌层组织的恢复。

三、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直肠脱垂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流通,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常用穴位:长强穴、百会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等。这些穴位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密切相关,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中气,固摄直肠。

 针刺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和深度。如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刺激穴位,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中医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直肠脱垂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按摩腹部和肛门周围的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从而达到减轻患者不适感的目的。

 常用穴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等。这些穴位与肠道功能和气血运行密切相关,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肠道功能,增强中气,固摄直肠。

 按摩方法:采用揉、按、推、摩等手法对穴位进行刺激。如用手掌根部对天枢穴进行揉按,以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宜。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或肌肉组织。

五、中医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直肠脱垂的辅助方法之一。通过点燃艾条对特定穴位进行熏烤,利用艾条的热力和药效刺激穴位,达到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中气的目的。

 常用穴位:百会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等。这些穴位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密切相关,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中气,固摄直肠。

 艾灸方法: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宜。每次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或肌肉组织。同时要注意控制火候和距离,以免烫伤患者。

六、中医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直肠脱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合理搭配饮食,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有助于直肠黏膜和肌层组织的恢复。

 宜食食物:应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水果汁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的恢复。

 忌食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生姜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道黏膜和肌层组织,加重直肠脱垂的症状。同时还应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七、中医综合疗法

中医治疗直肠脱垂强调综合疗法,即结合内服中药、中药外治、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艾灸疗法和饮食调理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中气、固摄直肠,从而达到减轻患者不适感的目的。

 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对于中气不足型直肠脱垂患者,可重点采用补中益气汤等内服中药进行治疗;对于湿热下注型直肠脱垂患者,可重点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收敛固涩功效的中药外治进行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中医综合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易于接受等优点。相比西医手术治疗等方法,中医综合疗法更加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和增强体质,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直肠脱垂的问题。

八、中医预防与护理

除了积极治疗外,中医还强调预防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直肠脱垂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预防措施: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和久蹲久坐等不良习惯。同时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老年人、体弱者等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肛肠科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直肠脱垂等疾病。

 护理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直肠脱垂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工作。如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裤等。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九、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

虽然中医治疗直肠脱垂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与西医结合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直肠脱垂患者,可考虑采用西医手术治疗的方法。如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直肠黏膜和肌层组织恢复到正常位置。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后,可采用中医草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综合手段进行治疗。如术前可采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中药外敷减轻局部肿胀和不适感;术后可采用具有补气养血、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中药内服加速恢复过程。

 十、结语

直肠脱垂作为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直肠脱垂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内服中药、中药外治、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艾灸疗法和饮食调理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可以为直肠脱垂患者带来“舒适体验”,减轻其不适感。同时中医还强调预防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直肠脱垂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关注直肠脱垂这一疾病,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冯聪伟 郑州阳城医院 肛肠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