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气虚导致的咳嗽,中医如何调理?

2024-06-17 08: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5032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咳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有时候,咳嗽可能是因为感冒、支气管炎等急性疾病引起的;但有时候,咳嗽却可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肺气虚的问题。那么,肺气虚导致的咳嗽在中医上应该如何调理呢?让我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探讨一下。

一、肺气虚咳嗽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肺气虚咳嗽的特点。肺气虚所致咳嗽,咳声往往低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咳嗽呈间歇性发作,咳声时断时续。这是因为肺主气,司呼吸,当肺气充足时,能够有力地推动呼吸运动和咳嗽反射,使气道通畅,痰液顺利排出,咳嗽声音也较为洪亮有力。然而,当肺气虚时,肺的功能减退,肺气的鼓动力量不足,难以形成强劲的气流冲击气道,从而导致咳声低弱无力。另外,由于气虚不能持续维持正常的呼吸和咳嗽动作,所以会出现气短以及咳声时断时续的情况。肺气虚导致的咳嗽,痰液通常较为清稀,量可多可少。这是因为肺气虚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水湿停滞凝聚成痰,又因缺乏阳气的温煦推动,痰液难以变得浓稠,故而质地清稀。

肺气虚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劳累、久病耗伤或者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当肺脏长期处于虚弱状态,其功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所以咳嗽会反复持续发作,经久不愈。

二、中医调理肺气虚咳嗽的方法

针对肺气虚导致的咳嗽,中医有多种调理方法,主要包括温补肺气、中药调理、饮食疗法、按摩穴位、调整生活习惯等方面。

1. 温补肺气:温补肺气是治疗肺气虚咳嗽的基本方法。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白术等,这些药材具有补益肺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调理。例如,党参能够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引起的食少倦怠、咳嗽虚喘等症状;黄芪则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是治疗肺气虚的常用药材;白术则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对于肺脾气虚引起的咳嗽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 中药调理:除了单味中药外,中医师还会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方剂。这些方剂通常包含补肺气、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等药材,以达到治疗肺气虚咳嗽的目的。比如,肺阴亏虚型咳嗽,治疗宜滋阴润肺,可以选用沙参麦冬汤,常用的药物是沙参、玉竹、天花粉、麦冬等;肺脾气虚型咳嗽,治疗宜益气健脾,可选用方药补中益气汤,常用的药物是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升麻、柴胡等。这些方剂在中医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疗效确切。

3. 饮食疗法: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饮食方面,肺气虚咳嗽的患者应多吃具有补肺气、养肺阴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核桃、杏仁、雪梨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够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患者还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症状。比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加重;而油腻、生冷食物则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影响肺气的生成和运化。

4. 按摩穴位:中医穴位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方法。按摩肺经上的穴位,如太渊、尺泽、列缺等,可以起到补肺气、止咳化痰的作用。每天按摩这些穴位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是肺经的原穴,能够补益肺气、止咳化痰;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是肺经的合穴,具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功效;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是肺经的络穴,能够宣肺理气、通经活络。

5. 调整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调理肺气虚咳嗽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增强肺功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减少环境污染对肺部的刺激。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也有助于肺脏功能的恢复与调养。

三、中西医结合的调理

在现代医学中,对于肺气虚咳嗽的治疗也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内科康复方法不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注重患者整体机能的恢复和提高。

1. 呼吸锻炼:呼吸锻炼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深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咳嗽症状。腹式呼吸时,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这种呼吸方式能够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部的氧气交换效率。

2. 理疗与康复:理疗也是促进肺气虚咳嗽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物理疗法,如超声波雾化、胸部拍击等,可以帮助患者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同时,适当的康复锻炼也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3. 心理调适:心理调适同样重要。长期的咳嗽症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中药方剂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而西药则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患者应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病情反复。

四、总结

肺气虚导致的咳嗽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症状。通过中医的温补肺气、中药调理、饮食疗法、按摩穴位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呼吸锻炼、理疗与康复、心理调适和药物治疗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促进患者整体机能的恢复和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预防肺气虚咳嗽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减少肺气的耗损;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的刺激。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肺气虚咳嗽的发生,保护我们的肺部健康,肺气虚咳嗽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加强自身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我们才能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

 

(张亚聪 郑州市林山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康复科)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