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口腔健康常常容易被忽视。很多人只有在牙齿疼痛或者口腔出现明显不适时,才会意识到口腔问题的严重性。然而,有一种口腔疾病,它可能在悄无声息中发展,逐渐威胁我们的健康,这就是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简单来说,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这些白斑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白色斑块,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能粗糙、有皱纹或颗粒状。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仅在照镜子或口腔检查时偶然发现;而有些患者则可能会感觉到局部粗糙、木涩感,或者有轻微的疼痛,尤其是在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
那么,口腔黏膜白斑为什么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呢?这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潜在恶变风险。虽然大部分口腔黏膜白斑属于良性病变,但仍有一小部分会发生癌变,转化为口腔癌。据统计,口腔黏膜白斑的癌变率在 3% - 5% 左右。一旦发展为口腔癌,不仅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例如,口腔癌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可能会导致面部畸形、咀嚼和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
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白斑至关重要。早期的口腔黏膜白斑病变范围较小,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相对较轻,此时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有可能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癌变的风险。比如,对于一些由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早期口腔黏膜白斑,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去除这些刺激因素后,白斑有可能会逐渐消退。此外,早期发现还可以让患者在心理上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因病情延误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白斑呢?首先,要养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好习惯。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长期吸烟饮酒者、口腔卫生不良者以及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增加检查的频率。其次,要注意观察自己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果发现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白色斑块,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者伴有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病理诊断。另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白斑。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漱口水清洁口腔,能够及时发现口腔内的异常情况。
一旦确诊为口腔黏膜白斑,及时治疗是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去除刺激因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去除刺激因素是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的基础,如拔除残根、残冠,修改或拆除不良修复体,戒烟戒酒等。药物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维 A 酸类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以促进白斑的消退。对于一些面积较大、基底变硬、怀疑有恶变倾向的白斑,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除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预防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也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黏膜受到损伤。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吸烟饮酒,这些都可以降低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风险。 口腔黏膜白斑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它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癌变的风险,保护我们的口腔健康。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董小亚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口腔牙周黏膜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