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处理与牙槽骨及牙齿相关的手术问题。这一领域的手术种类繁多,旨在解决牙齿拔除、牙槽骨修整、义齿修复前的准备等多种临床需求。以下是对牙槽外科常见手术的详细科普。
一、牙拔除术
牙拔除术是牙槽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包括普通牙齿拔除和智齿拔除。智齿拔除尤为常见,因为智齿通常萌出较晚,且由于颌骨空间有限,往往无法正常萌出,导致阻生、龋坏、冠周炎等问题。智齿拔除前,医生会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智齿的位置和方向,以确定最佳的拔除方案。拔除过程中,医生会仔细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并使用牙钳将牙齿拔除。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压迫止血、冷敷、避免剧烈运动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二、牙槽骨修整术
牙槽骨修整术主要用于去除妨碍义齿修复的部分,使牙槽嵴能均匀地受咬合压力,改善咀嚼、语言、面容等口腔颌面部功能。该手术的适应症包括拔牙后牙槽骨吸收不全、骨尖或骨突压痛、义齿基托下方牙槽嵴严重突出等。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从骨膜下翻瓣,形成粘骨膜瓣,然后使用骨凿或咬骨钳去除骨尖及骨突,最后用骨锉挫平骨面,缝合创口。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
三、系带矫正术
系带矫正术主要用于矫正唇、颊、舌系带的形态、位置及数目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唇、舌的运动,导致哺乳、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牙齿萌出排列和义齿的就位及稳定。系带矫正术包括唇系带矫正术、舌系带矫正术等,手术方法可能包括“Z”成形术、系带切除术等。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口腔护理和恢复。
四、牙槽嵴增高术
牙槽嵴增高术主要用于增加牙槽嵴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支持义齿。该手术可以通过唇颊沟加深术、羟基磷灰石陶瓷植入术、骨移植术或牵张成骨术等方法实现。唇颊沟加深术是通过改变粘膜及肌附着的位置,使牙槽嵴相对增高。羟基磷灰石陶瓷植入术和骨移植术则是通过植入人工材料或自体骨来填补牙槽骨缺损,促进骨愈合和再生。牵张成骨术则是通过刺激骨骼生长来增加牙槽嵴的高度。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和口腔护理。
五、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
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主要用于修复因拔牙等原因导致的上颌窦与口腔之间的穿孔。上颌窦发育过大或牙根尖接近窦底时,拔牙可能导致上颌窦底穿孔。小的穿孔可自行愈合,大的穿孔或上颌窦原有炎症时,常需进行修补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清除窦腔内残留牙根与异物,待炎症消退后,进行瘘口修补。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和口腔护理,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六、牙种植术
牙种植术是通过植入人工牙根来支持义齿的手术,适用于牙齿缺失且牙槽骨条件良好的患者。手术包括在牙槽骨内钻孔、植入人工牙根、缝合创口等步骤。术后几个月,人工牙根与牙槽骨融合后安装牙冠。该手术具有恢复咀嚼功能好、美观、不损伤邻牙等优点,但费用高且恢复时间长,术后需遵循医嘱进行口腔护理和定期复查。
七、其他手术
除了上述常见手术外,牙槽外科还包括其他一些手术,如粘液腺囊肿切除手术、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手术、龈瓣切除术、牙龈瘤切除术等。这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口腔内的囊肿、肿瘤等病变。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和口腔护理。
八、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牙槽外科患者需遵循医嘱进行压迫止血、冷敷等处理以减轻不适,注意口腔卫生,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及使用冲牙器(避免伤口),饮食宜半流食或软食,忌过热及辛辣,避免剧烈运动和游泳,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恢复,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跟踪伤口愈合情况并给予专业指导,确保术后顺利康复。
九、结论
牙槽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旨在解决各种牙齿和牙槽骨问题。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和口腔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口腔功能。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咨询。
(刘一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大学路口腔颌面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