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肾结石的“痛不欲生”,如何预防与应对?

2023-11-03 19: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结石,这一看似普通却实则危险的疾病,常常被称为“疼痛背后的隐形杀手”。它不仅可能带来突发的、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发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对肾脏功能造成长期且不可逆的损害。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应当如何有效预防与应对呢?以下是一些详尽的指导和建议。

一、肾结石的预防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关键性: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肾结石的基石。水分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进而减少尿中结石形成物质的浓度,降低结石的风险。

实践建议: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升,尽量保持全天的均匀饮水,避免长时间不饮水造成尿液浓缩。

根据个人情况,如体重、活动量、气候条件等,适当调整水分摄入量。

2. 合理控制饮食

重要性:饮食是影响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实践建议:

减少高盐、高糖和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高盐会增加尿液中的钠离子含量,影响钙、尿酸的代谢;高糖会导致尿液中钙、草酸和尿酸的含量升高;高蛋白质会增加尿液中的尿酸含量。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C和钾,有助于降低尿液中结石形成物质的浓度。

针对特定结石类型的饮食调整:

钙结石:饮食中应适量摄入钙,同时确保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正常吸收。减少高盐、高动物蛋白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尿酸结石: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某些海鲜和红肉。

胱氨酸结石:避免过多摄入含硫氨基酸的食物,如蛋、奶制品和某些高蛋白食物。

3. 适量运动

益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尿液中有害物质的排出,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形成。

实践建议: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4. 避免长时间憋尿

风险:长时间憋尿会导致尿液在尿路中滞留,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实践建议:

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过长时间憋尿。

排尿时放松身体,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尿路。

5. 减少咖啡和酒精摄入

影响:咖啡和酒精对肾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实践建议:

适度减少咖啡和酒精的摄入。

如果无法完全戒掉,至少要控制在适量范围内。

6. 定期体检

重要性: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肾结石的存在和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实践建议:

定期进行尿路系统检查,包括肾脏B超、尿常规等。

如果发现有结石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7. 保持心情愉快

影响:长期的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会影响肾脏功能,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实践建议:

学会放松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运动、读书、旅行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肾结石的应对

1. 及早就医

重要性:肾结石的症状可能包括腰痛、尿频、尿血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实践建议: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 药物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小结石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帮助结石自行排出。

实践建议: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

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及时向医生反馈。

3.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较大或造成严重症状的结石,可能需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法进行治疗。

实践建议:

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

4. 中药辅助治疗

作用:中药在肾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实践建议: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

注意中药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结语

肾结石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面对肾结石的痛苦,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及早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与应对肾结石,保持身体的健康。

 

(姚朝飞 镇平县妇幼保健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