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颈癌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0万新发病例,其中超过3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和筛查普及率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约占所有宫颈癌病例的70%。此外,吸烟、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多产及性行为过早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宫颈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后出血、白带增多或恶臭等症状。若未及时诊治,癌细胞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二、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宫颈癌筛查是通过特定的医学检查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早期癌前病变或癌症的有效方法。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宫颈癌的发生通常经历从HPV感染到癌前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再到浸润癌的长期过程,这一过程可能长达10-15年。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在癌前病变阶段及时发现并干预,有效阻断癌症发展。
(二)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表明,规范化的宫颈癌筛查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例如,在筛查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如北欧和北美,宫颈癌的死亡率已大幅下降。
(三)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早期宫颈癌(如I期)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IV期)则降至20%以下。筛查能够帮助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四)经济高效的公共卫生策略
相比晚期癌症的高额治疗费用,筛查成本较低且效果显著,是公共卫生领域最具成本效益的癌症防控措施之一。
三、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目前,宫颈癌筛查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可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疗资源选择适合的方案。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测)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传统的筛查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异常。巴氏涂片(Pap smear)是经典方法,而液基细胞学检测(如TCT)能减少样本误差,提高检测准确性。
适用人群:建议21岁及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
筛查频率:21-29岁女性每3年一次;30-65岁女性可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或每5年一次联合筛查(细胞学+HPV检测)。
(二)HPV检测
HPV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检测宫颈样本中是否存在高危型HPV DNA或RNA。其敏感性高于细胞学检查,尤其适用于30岁以上女性的筛查。
适用人群:30岁及以上女性。
筛查频率:可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或每5年一次联合筛查(HPV+细胞学)。
(三)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和卢戈氏碘染色(VILI)
在资源有限的地区,VIA和VILI是简单、低成本的筛查替代方法。通过醋酸或碘溶液涂抹宫颈,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可疑病变。
适用人群:适用于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
局限性:准确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测或转诊进一步检查。
四、宫颈癌筛查的具体流程
(一)筛查前的准备
1.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结束3-7天后进行。
2.筛查前48小时内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药物。
3.如有急性生殖道感染(如阴道炎),需治愈后再行筛查。
(二)筛查步骤
1.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医生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
2.用专用刷子或刮板采集宫颈口及宫颈管的脱落细胞(细胞学检查)或分泌物(HPV检测)。
3.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通常1-2周出结果。
(三)筛查结果解读与后续处理
细胞学检查结果:
1.正常:按推荐间隔继续定期筛查。
2.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建议HPV检测分流,若高危型HPV阳性则需阴道镜检查。
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转诊阴道镜及活检。
HPV检测结果:
1.阴性:5年后复查。
2.阳性:根据分型及细胞学结果决定是否需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与活检:
若筛查发现异常,需通过阴道镜放大观察宫颈,并在可疑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为癌前病变或癌症。
(四)筛查后的随访与管理
1.对于轻度病变(如CIN1),可能自然消退,建议6-12个月后复查。
2.对于高级别病变(如CIN2/3),需接受宫颈锥切术(如LEEP刀或冷刀锥切)切除病变组织。
3.确诊为宫颈癌者,应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
五、特殊人群的筛查建议
(一)HPV疫苗接种者
HPV疫苗可预防70%-90%的宫颈癌,但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别。
(二)65岁以上女性
若过去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2次联合筛查阴性,且无高级别病变史,可终止筛查。
(三)子宫全切术后女性
若手术原因非宫颈癌或癌前病变,且既往筛查无异常,可不再筛查。
六、总结
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女性应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并坚持定期检查。同时,结合HPV疫苗接种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安全性行为、戒烟等),可进一步降低宫颈癌风险。提高筛查意识、普及筛查技术,是实现全球消除宫颈癌目标的关键举措。
(张琬 虞城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