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有这样一群“超级英雄”,他们身着绿色手术服,头戴卡通小花帽,穿梭于各个手术间之间,他们就是小儿麻醉医生。虽然他们不像电影中的超级英雄那样拥有超能力披风,但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超能力”,为孩子们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一、精准用药的“魔法师”
小儿麻醉医生就像拥有精准用药“魔法”的魔法师。孩子们的体重、年龄跨度大,生理机制如呼吸功能、心脏功能等在发育过程中变化也很大。这就要求麻醉医生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精确掌握麻药用量。让小朋友在手术中说睡就睡,说醒就醒,这背后是他们对儿童体重指标与麻药用量关系的精准把握。例如,对于体重在20kg以下的小儿全身麻醉维持,常选用半开放回路,使用时要注意新鲜气体流量不应超过分钟通气量的2倍,还要防止气道干燥;而紧闭式回路多用于20kg以上患儿,如用于10—20kg者要注意选用适宜的螺纹管、呼吸气囊与CO₂吸收器,尽量减少死腔。这种对用药剂量的精准把控,就像魔法师施展魔法一样,恰到好处地让孩子们进入麻醉状态,又能在手术结束后顺利苏醒。
二 、生命体征的“守护者”
手术过程中,小儿麻醉医生是孩子们生命体征的“守护者”。他们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体温和神经功能等生命体征,就像拥有“生命探测仪”一样,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一旦发现异常,他们会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比如,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手术开始分离椎板时可能出渗血较多,麻醉医生会把血压维持在正常偏低的水平,减少术野渗血,这就是“控制性降压”;在进行高位胸椎置钉的手术步骤时,可能会压迫心脏背部,形成机械性心肌抑制,这时他们会给孩子一些正性肌力药,提高心肌收缩力。他们就像守护城堡的卫士,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确保孩子们的生命体征稳定。
三、应急处理的“急救先锋”
小儿麻醉医生还是应急处理的“急救先锋”。手术室就像一个充满未知的战场,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呼吸抑制、心跳过缓或过速、过敏反应等。麻醉医生需要随时准备处理这些可能出现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他们拥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孩子们的生命。就像在天津市儿童医院的手术室里,小儿麻醉医生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儿童氧储备差,可能短暂的缺氧缺血就会影响到心率甚至远期预后,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四、疼痛管理的“心灵导师”
疼痛管理也是小儿麻醉医生的重要“超能力”之一。他们不仅要关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还要做好术前和术后的疼痛管理。疼痛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例如,如果整个手术术后很疼,对儿童的影响会较大,现在有证据证明,儿童出院之后有行为的改变,和他在整个住院期间的心理印记是有关系的。如果经历了很多疼痛,术后就会产生行为改变,比如出现尿床、夜间突然醒来、不敢离开父母等症状。因此,麻醉医生会采用各种方法,如全身性的止痛药、局部组织的药等,来减轻孩子们的疼痛。他们就像心灵导师一样,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孩子们缓解疼痛,让他们在术后能够尽快恢复。
五、心理安抚的“温暖使者”
除了专业的医疗技能,小儿麻醉医生还是心理安抚的“温暖使者”。孩子们面对手术往往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麻醉医生会用温和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与他们交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在麻醉门诊或骨科病房的病床边,他们会和小朋友及家长坦诚相见,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同时也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就像一位小儿麻醉医生在给脊柱侧弯小朋友的信中所说,他们会陪小朋友一起闯关,保护他们平安渡过手术。
小儿麻醉医生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手术室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精准用药的“魔法师”、生命体征的“守护者”、应急处理的“急救先锋”、疼痛管理的“心灵导师”和心理安抚的“温暖使者”。让我们向这些手术室里的“超级英雄”致敬,感谢他们为孩子们的健康所付出的一切。
(魏峥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