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溃疡:隐藏在胃里的“伤痛”警报

2025-06-25 11: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胃溃疡,作为一种在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如同一个隐藏在胃部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它是指胃黏膜出现的局限性缺损,这种缺损可不简单,它能够穿透黏膜下层,甚至更深的组织层。打个比方,胃黏膜就像是我们胃的一层“保护衣”,当这层“保护衣”出现破损,胃酸和消化酶等物质就会趁机侵蚀胃壁,进而形成胃溃疡。

胃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元凶”之一。这种细菌就像一个“入侵者”,它能够巧妙地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想象一下,胃黏膜的保护层原本是一道坚固的防线,可幽门螺杆菌却能像“破坏专家”一样,一点点地瓦解这道防线,使得胃酸和消化酶能够毫无阻碍地侵蚀胃壁,最终形成溃疡。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也是引发胃溃疡的重要因素。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止痛、抗炎等,但它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副作用。NSAIDs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于保护胃黏膜免受自身消化液的损害至关重要。就好比前列腺素是胃黏膜的“守护者”,当它的合成被抑制,胃黏膜就失去了有力的保护,从而增加了胃溃疡的发病风险。此外,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精神压力以及饮食习惯等,也都在胃溃疡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这是许多患者最为困扰的问题。这种疼痛通常在餐后0.5 - 2小时出现,呈进食--疼痛--缓解规律性表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胃溃疡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仅仅表现为偶尔的消化不良、腹胀等。这就使得胃溃疡有时难以被及时发现,很多患者往往在病情较为严重时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传播途径较为多样,可能通过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接吻等;也可能通过粪口传播,例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就会在胃内“安营扎寨”,不断地破坏胃黏膜。长期使用NSAIDs的患者,由于药物对胃黏膜的持续刺激,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会逐渐下降。就像一个一直在工作却得不到休息和修复的机器,最终会出现故障,引发胃溃疡。

胃溃疡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内镜检查来确认。内镜检查就像是医生的一双“千里眼”,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医生会将一根细长的内镜通过口腔插入患者的胃部,仔细查看胃黏膜是否有溃疡、出血等病变。同时,还会取样进行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此外,幽门螺杆菌检测也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呼气试验、血液检测、粪便抗原检测或组织学检查来完成。呼气试验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患者只需要口服一种特殊的试剂,然后对着仪器呼气,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简单、无创,深受患者欢迎。

治疗胃溃疡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存在感染)以及预防溃疡复发。治疗通常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或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胃酸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适量的胃酸有助于消化,但过多的胃酸则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就像是“胃酸调节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因NSAIDs引起的溃疡,医生会建议患者停止使用这类药物,并寻找替代的止痛方案。比如,可以采用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吸烟、过量饮酒、辛辣食物和咖啡因。吸烟就像是给胃黏膜“泼冷水”,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过量饮酒则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辛辣食物和咖啡因也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的症状。因此,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精神压力也有助于胃溃疡的恢复。精神压力过大时,人体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就像一个原本运转正常的机器,由于外界的干扰而出现了故障。

胃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甚至癌变。出血是胃溃疡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溃疡侵蚀到胃壁的血管时,就会引起出血。出血量较小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则可能出现呕血、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穿孔是指溃疡穿透胃壁,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手术治疗。胃溃疡可能会引起幽门水肿或溃疡瘢痕导致幽门梗阻,引起胃出口狭窄,食物无法正常通过,患者会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胃溃疡未及时治疗长期不愈合,有可能会发生溃疡癌变的风险。因此,一旦出现疑似胃溃疡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愈。 

(章艳 桐柏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消化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