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胃溃疡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疾病。它看似只是胃部的“小毛病”,实则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单纯的“胃”痛逐渐演变成令人担忧的“心”痛,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一、胃溃疡的“前世今生”
胃溃疡,简单来说,就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溃疡。正常情况下,胃黏膜有一层保护屏障,能够抵御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然而,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胃黏膜受损,就容易引发溃疡。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罪魁祸首之一。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防御机制,让胃酸和胃蛋白酶有机可乘。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也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增加溃疡风险。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长期精神紧张等,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削弱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成为胃溃疡的“帮凶”。
二、从“胃”痛开始的痛苦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具有规律性。通常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出现,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后逐渐缓解,到下次进餐后又重复出现。除了疼痛,患者还可能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食欲不振、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由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和排空延迟,患者会感到胃部胀满不适,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长期消化不良还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引起体重减轻。
三、胃溃疡的“心”痛隐患
如果胃溃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心”痛。胃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胃黏膜的小血管受到破坏后,易导致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或黑便,呕血表现为呕吐物中含有咖啡色或暗红色的血液,黑便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后形成黑色、柏油样的大便。严重的胃出血可能导致贫血,甚至危及生命。胃穿孔更为凶险,当溃疡穿透胃壁时,胃内容物会流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此外,长期慢性胃溃疡还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诊断与治疗:科学应对
要确诊胃溃疡,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胃镜检查是确诊胃溃疡的主要方法,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发现溃疡、炎症、出血等异常情况,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检测也是重要的一环,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有助于确定胃溃疡的病因。
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常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也能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可增强胃黏膜屏障,加速修复。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还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戒烟限酒,烟酒会加重胃酸分泌,延缓愈合;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部负担。
五、预防与康复:守护胃健康
预防胃溃疡,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低刺激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菜等,避免辛辣、油腻、酸性及过热的食物。同时,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胃肠道的平稳运行。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胃黏膜的修复。生活作息要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功能。此外,学会适度减压,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对胃溃疡的预防和康复也至关重要。
胃溃疡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从“胃”痛到“心”痛,它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通过了解胃溃疡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胃溃疡,守护自己的胃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胃部健康,远离胃溃疡的困扰。
(靳华锋 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