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CT诊断胃癌:洞察胃部“隐形杀手”

2025-02-13 10: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各类癌症中,胃癌如同一个隐匿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胃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位居前列,每年新增病例众多。早期胃癌往往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几率。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准确诊断胃癌,成为了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而CT(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技术在胃癌的诊断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CT诊断胃癌的原理,是基于X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的穿透能力差异。当X射线穿过人体胃部时,由于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的密度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样。CT设备能够精确测量这些差异,并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其转化为详细的断层图像。这些图像就像是将胃部切成了一片片薄饼,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晰地观察胃部的结构,从而发现潜在的病变。​

CT诊断胃癌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能提供全面的胃部及周围组织信息。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胃壁的厚度、形态,还能观察到肿瘤是否侵犯到胃外组织,如肝脏、胰腺、淋巴结等。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胃镜虽然能直接观察胃内黏膜情况,但对于胃壁深层及胃外的病变显示有限。而CT的这种全面性,对于判断胃癌的分期极为重要。准确的分期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例如早期胃癌可能适合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而中晚期胃癌则可能需要综合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其次,CT检查具有无创或微创的特点。与一些需要侵入性操作的诊断方法不同,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只需躺在检查床上,设备围绕身体旋转进行扫描即可。整个过程快速且相对舒适,大多数患者都能轻松接受。这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侵入性检查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再者,CT检查的速度快。现代多层螺旋CT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胃部的扫描,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而且,快速扫描还能减少因患者呼吸运动等因素造成的图像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那么,患者进行CT诊断胃癌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在检查前,患者通常需要禁食数小时,以确保胃内空虚,便于更好地观察胃壁。有时,医生还会让患者服用一种特殊的造影剂,这种造影剂可以使胃壁和周围组织在CT图像上显示得更加清晰。检查时,患者平躺在CT检查床上,检查床会缓慢移动,同时CT设备的扫描架围绕患者身体旋转,从不同角度对胃部进行扫描。整个扫描过程一般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对获取的CT图像进行详细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胃癌以及胃癌的具体情况。​

虽然CT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它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对于一些早期胃癌,尤其是仅局限于胃黏膜层的微小病变,CT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此时,胃镜结合病理活检仍然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CT、胃镜等多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

CT诊断技术为我们洞察胃部“隐形杀手”——胃癌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它在胃癌的早期发现、准确分期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设备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在胃癌的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提高对胃癌的警惕性,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胃癌这一“隐形杀手”展开更有效的斗争。

(张广云 河南宏力医院 医学影像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