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守护子宫,从认识子宫肌瘤开始

2025-01-21 09: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子宫不仅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也是维持女性生理健康的重要器官。然而,子宫肌瘤——这一常见的非癌性肿瘤,却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许多女性的生活质量。了解子宫肌瘤,是守护子宫健康的第一步。本文将深入探讨子宫肌瘤的起源、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旨在帮助女性更好地认识并管理这一常见妇科问题。

一、子宫肌瘤:子宫内的“不速之客”

子宫肌瘤,医学上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它并非癌症,也不会转移,但在育龄期女性中极为常见,尤其是30至50岁的年龄段。尽管确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指出,遗传、激素水平(尤其是雌激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都可能是其发病的影响因素。

二、症状多样:子宫肌瘤的“面纱”

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毫无察觉,而有的则可能因肌瘤的大小、位置及数量而出现多种不适。常见的症状包括:

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贫血。

盆腔压迫感:肌瘤增大时,可能压迫膀胱、直肠等周围器官,引起尿频、尿急、便秘等问题。

腹部包块:肌瘤较大时,在腹部可触及硬块,尤其在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

疼痛与不适:下腹部坠痛、腰酸背痛,尤其在经期或性生活后可能加重。

不孕与流产: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或宫腔形态,增加不孕和流产的风险。

三、诊断明确:揭开子宫肌瘤的“真面目”

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初步判断子宫大小、形态及有无异常包块。

影像学检查:B超是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及数量。CT、MRI等高级影像学检查则适用于复杂病例,进一步评估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病理检查:对于疑似恶性病变的肌瘤,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四、治疗选择:因人而异,精准施策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及肌瘤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期待疗法: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近绝经期的女性,可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无需特殊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或手术有禁忌症的患者。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米非司酮等,可缩小肌瘤体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肌瘤可能复发。

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而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肌瘤较大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方式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首选。

其他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患者,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

五、预防与护理:守护子宫,从日常做起

虽然子宫肌瘤的确切预防措施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建议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或减轻症状: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激素水平。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减少肌瘤的发生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有助于维护整体健康。

总之,子宫肌瘤虽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但通过科学的认识、合理的治疗及日常的预防与护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其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面对子宫肌瘤,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去应对,共同守护女性的子宫健康与幸福。

(徐燕 南阳市中心医院 妇科三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