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脏支架能用多久?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2025-01-13 20: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支架,作为一种介入性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它通过物理支撑作用,帮助拓宽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关于心脏支架的耐用性和长期影响,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对心脏支架使用寿命及十年后可能情况的详细解析。

一、心脏支架的耐用性

心脏支架主要分为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两大类。早期的金属裸支架主要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它们的设计初衷是永久性地留在体内,支撑血管壁,防止血管再狭窄。随着技术的进步,药物洗脱支架应运而生,它在金属支架表面涂覆有抗增殖药物,旨在减少支架植入后的内膜增生,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率。

理论上,心脏支架没有“使用寿命”的概念。一旦成功植入并达到预期的血管扩张效果,支架就会成为血管壁的一部分,持续提供支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支架植入后就一劳永逸。支架的长期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个体差异、支架类型、术后管理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等。

二、十年后的可能情况

支架内再狭窄:尽管药物洗脱支架显著降低了再狭窄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在支架植入数年后出现内膜增生,导致血管再次狭窄。这种情况的发生率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十年后的再狭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定期随访监测。

血栓形成:支架作为异物存在于血管内,理论上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尤其是在支架植入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预防血栓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栓形成的风险逐渐减小,但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部分患者仍然是必要的,具体方案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血管重构:血管对支架的适应性变化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部分患者在支架植入后,血管壁可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重构,表现为血管直径的自然变化,这通常不影响支架的功能,但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定期评估。

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心脏支架主要用于解决特定的冠状动脉狭窄问题,但它并不能预防或逆转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此,即使支架植入成功,患者仍需积极管理这些基础疾病,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长期来看,心脏支架植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一。一方面,支架有效缓解了心绞痛等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可能因担心支架失效、再狭窄或药物副作用等而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因此,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同样重要。

三、管理与维护

为了保持心脏支架的长期效果,患者需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A或造影等,以监测支架状态及血管情况。

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必要的心血管药物,定期评估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以应对可能的心理压力。

总之,心脏支架的使用寿命并非一个固定的时间概念,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十年后,大多数患者能够维持良好的支架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持续的医疗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通过定期随访、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支架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保障患者的长期健康。

 

(刘戬 社旗县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