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支架植入≠治愈冠心病!忽视这几点可能二次心梗

2025-04-10 15: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支架植入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手段,它通过物理方式撑开狭窄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然而,许多患者和家属在支架植入后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手术成功就意味着冠心病已经被“治愈”。事实上,支架植入只是冠心病治疗的一部分,忽视术后的管理和维护,可能会增加二次心梗的风险。

一、支架植入的原理与局限性

支架植入是通过导管技术,将金属或药物洗脱支架送至冠状动脉狭窄部位,通过球囊扩张使支架紧贴血管壁,从而撑开狭窄的血管。这一技术可以迅速恢复心肌的血流,缓解心绞痛等症状,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血管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因此,支架植入后,患者仍需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二、忽视术后管理的风险

药物依从性不足:支架植入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和调脂药物(如他汀类),以防止血栓形成和血脂升高。然而,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或经济原因,擅自停药或减量,这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和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生活方式未改善:冠心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支架植入后,如果患者仍不改变这些不良习惯,那么血管病变可能会继续发展,甚至导致新的血管狭窄或闭塞。

未控制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风险因素也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支架植入后,如果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因素,那么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然很高。

缺乏心理调适: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支架植入后,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调适,那么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三、如何预防二次心梗

坚持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或减量。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副作用。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重要措施。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改善计划。

控制心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定期随访复查:支架植入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A或造影等检查,以监测血管病变的进展和支架的状态。

心理调适与社交支持:冠心病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交障碍。因此,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调适和社交支持,如参加康复课程、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等,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总之,支架植入只是冠心病治疗的一部分,它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和家属应正确认识支架植入的原理和局限性,加强术后管理和维护,以降低二次心梗的风险。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刘戬 社旗县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